大学生支教感动乡亲 留守儿童哭喊“老师别走”
2011年08月10日

“老师,您别走,我还想听你们讲故事……”8月10日上午,在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朝英小学支教的武昌理工学院22名大学生踏上了回校的旅途。许多孩子及家长都赶过来送别支教的老师,师生抱作一团泣不成声。记者在一个支教点的墙上看到,孩子们用稚嫩的笔画写下“老师,您别走呀”六个大字,让人感动不已。
据悉,这22名支教大学生是该校从一千多名学生干部中选拔出来的“黄埔精英班”成员。此次“送文化下乡”农村义务支教活动,历时15天。他们把教室当寝室、用纸板做床铺、在晨光中长跑、在月辉下读报……,以清苦的生活、饱满的激情、优质的教学,感动着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朝英村的村民和近百名留守儿童。
此次活动以暑期作业辅导为依托,着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中,陪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使广大留守儿童在学习与兴趣培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与关心。
支教队驻扎在朝英村的朝英小学里,白天他们深入各农家去和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晚上就回到学校自己动手做饭、洗衣,并针对当天教学进行总结讨论,集体睡在只有凉席的教室里。早、晚饭也都是队员们自己轮流上街买菜再在简陋的学校食堂里做饭。由于近日气温居高不下,闷热难当,在连日的奔波下,一些成员甚至出现了轻度中暑现象。
刚开始村民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把孩子送到各个教学点,最后,由于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响很好,每个教学点的人数急剧攀升,平均一个老师带五六个留守儿童。该村胡阿姨说道:“放假了,孩子没人照顾,自己又没文化,想辅导一下孩子的功课也帮不上什么忙。这群大学生放弃暑假休息,免费为孩子们做课业辅导,带领他们游戏娱乐开了眼界,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这群大学生。”

一天,学校里停水,男同学们就摸黑找到村子里的一口水井,用井水冲澡,回来时还把水从1里以外的地方提回学校给女生洗。在去洗澡的路途中,一位孩子的家长认出他们是支教的学生,硬是要把队员们拖到自己家洗澡。“你们真的很不容易,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为村子里做了大好事。我们没有能力每天为你们提供方便的洗澡条件,但是今天停水了,你们如果不嫌弃就到我们家洗洗吧”。由于队员人数太多,为了不打扰村民的正常生活,大学生们还是婉言辞谢了。在村子里,支教的同学都成了村子里的“明星”,只要听说大学生们有什么困难,村民都会毫不保留的伸出援手。
在支教大学生离开前,五个教学点的小朋友们分别以独特的方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这半个月以来的成果,并引起全村村民的关注,大家纷纷前来观看。经过老师们的创新教学,十五天里,各教学点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特色。有的见长于象棋、五子棋等益智类游戏;有的则侧重于军事化管理与学生纪律问题;更有的还注重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教授国学经典著作《弟子规》等。“我们希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在这15天里使每个孩子掌握一首儿歌、一本国粹、一个舞蹈、一身纪律这"四个一"的基本素质。”黄埔班带队老师南小烈说道。
在听闻黄埔班的感人事迹后,8月8日下午,鄂州团市委书记胡娟、梁子湖团区委书记吴亚玲等一行五人专程来到朝英小学看望在该地支教的22名大学生,并送去慰问金以示感谢。
这些老师很不错,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新颖,孩子在这十几天的学习中进步很大,希望他们明年能再来。”前来送别的家长纷纷表示。
支教成员苏德胜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出来支教,第一次带领这么多学生,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这些小孩调皮又可爱,短短15天的相处,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上要走了,我们真的很不舍。”(中国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