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女特工朱枫英魂60年后安息故里
2011年7月14日
朱枫烈士骨灰安放仪式7月1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举行。
朱枫是我党隐蔽战线杰出的无名英雄,1905年出生于宁波镇海,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春由于叛徒出卖在台湾不幸被捕,同年6月10日壮烈牺牲。1983年6月,朱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4日早上7时40分,哀歌奏鸣,朱枫烈士的女儿朱晓枫手捧烈士遗像,儿子朱明手捧烈士骨灰,缓缓从朱枫烈士灵堂走出,走上200多级台阶,来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广场北侧的朱枫烈士墓前。
脚步轻轻,心情沉重;苍天垂泪,默默无言;松涛呜咽,哀哀动情。镇海区100名机关干部、50名驻镇部队官兵、50名国安干警、100名学生代表和100名群众代表,在纪念碑前方阵列队,行注目礼,恭迎烈士骨灰。
朱明将骨灰交给墓园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将烈士骨灰放入墓穴并封闭,以印度红大理石奠基。
献花、默哀、献辞、鞠躬。朱枫烈士,英魂安息。
骨灰安放仪式结束后,镇海区在“枫园”举行了朱枫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并在朱枫故居举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命名及揭牌仪式。
对儿女来说, 她只是一个母亲
朱枫离开女儿朱晓枫和儿子朱明时,两个人年纪都不大,他们对母亲具体做什么工作并不了解。在儿女印象里,朱枫只是一个母亲。
朱晓枫说,母亲很疼爱他们,但并不是溺爱,她9岁时,母亲就把她送到台湾义勇军少年团。1946年2月,台少团解散,母亲和她在上海短暂团聚后,把她送上了去苏北解放区的船。分手时,母亲还特地给了她一块金锁片,嘱咐她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
儿子朱明说,他10个月大时,因为母亲要投奔皖南新四军,朱枫先后把他交给姑母朱英、继女陈宜代养,直到1946年,他才得以和母亲经常相聚。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当时在香港工作的母亲把他送上了去青岛的船,说:“告诉爸爸,妈妈过些日子就回来了。”不想这一别成了永诀。
“凤将于月内返里”,这是1950年1月14日,身在台湾的朱枫写给丈夫的最后一封信,信里只有短短的七个字。
而这竟是朱枫与亲人最后的诀别。
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30分,一阵枪声划破了台北马场町刑场的上空。当年轰动一时的“吴石、朱谌之间谍案”的四名主角倒在血泊中。这四人中,有以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身份向大陆传递大量绝密军事情报的吴石,有与吴石密切联系,负责情报传递的宁波镇海人朱枫(即朱谌之)。
寻找朱枫骨灰,经历千辛万苦
朱枫就义后,遗骸去向不明。60年来,她的家人以及海峡两岸的热心人士,一直苦苦找寻。李扬是朱枫的外孙女婿,他说,寻找朱枫骨灰的过程可以说是千辛万苦、百感交集。从1950年到1990年,由于信息、交通不发达,两岸关系不如现在,关于外婆朱枫的信息非常少,也很难展开寻找。
1990年,北京召开“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座谈会”后,有关朱枫的信息才渐渐多了起来。
2001年,朱明的朋友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老照片》上看到朱枫就义的照片后,告知了朱明,重新点燃了全家人的希望。朱家人立即联系上照片发布者徐宗懋,并请他帮助寻找朱枫的骨灰。
但是在台湾找了5年,还是没有找到。
2005年,朱家人到镇海参加“朱枫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他们想,也许朱枫的骨灰再也找不到了。
没想到,2009年12月初,又有了线索。经过各界人士的努力,终于在2010年5月,在台北南郊富德公墓的纳骨室內,找到了朱枫的骨灰,经多方努力于2010年12月9日将她接回大陆。
家人解释:朱枫骨灰为何归葬家乡
朱枫的骨灰回到大陆后,到底安葬在哪里,让家里人考虑了很久。
女儿朱晓枫、儿子朱明、孙子、孙女都住在南京,如果葬在南京,家里人每年祭拜比较方便。另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像朱枫烈士这样在隐蔽战线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无名英雄,可以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而朱枫的老家在镇海,是朱枫出生、长大的地方。考虑再三,他们最终决定把母亲的骨灰归葬家乡镇海,让朱枫精神在家乡镇海一代代地传下去。(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