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红军小学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2011年06月21日

(资料图片)

    前不久,全国第100所红军小学——延安精神红军小学在延安延长县七里村镇落成。感恩革命老区人民,改善老区孩子学习条件,成为老革命家亲属、红军后代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共同心愿。

    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以素有“红军之乡”之称的四川省通江县为例,在红军时期全县总人口不足23万,其中就有4.6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占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为感恩老区人民,传承红军精神,改变老区教育条件,2007年4月,由老一辈革命家及其亲属倡导,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建了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后更名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启动了红军小学建设工程。

    建设红军小学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捐款纷至沓来。上海市离休干部、老党员方耀熊与老伴租住在简易的公房里。老两口一生节俭,出门吃饭从不超过10元钱,可听说要为革命老区建设红军小学,就一次性捐献出毕生的积蓄100万元。方耀熊说:“钱你要留给孩子那么他存折上增加个零,他最多再买套房子,所以我们还是捐献给最需要地方,能够为下一代做点贡献这是我精神上最大的安慰,也是最大的幸福。”

    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的女儿年近八旬的任远芳曾为湖北鄂西革命老区宜都徐家湾村贺炳炎红军小学捐款10万元,4年来她多次到过井冈山、延安等地红军小学,看望那里的孩子。 她说:“我们捐钱的时候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学习,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传颂红军精神。”

    4年间,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筹集资金4800多万元,大部分来自各地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来自老革命家和老战士的捐献。这项工程的理事会副理事长方强说:“我们不会忘记捐建一百所红军小学的人们。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临去世前在病床上托人转来十万块人民币,也有黄继光的亲属,虽然钱很少只有六十五块人民币,但是他给孩子们买了草帽。”

  红军小学的建设覆盖了我国27个省区市的大多数革命老区,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又一项大型公益助学工程。已经建成的100所红军小学的命名,涵盖了共和国开国元勋、不同革命时期的英雄、重要地域和内容。各地红军小学把红色教育作为突出的教育特色,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唱红歌、参观革命历史遗迹、缅怀先辈革命业绩、体验革命先辈生活、讲述革命斗争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小学校长李由标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教育资源。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红军精神的学习人、继承人、传扬人;也让红色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年多来,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小学开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如通过小红军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大力宣传红军精神;开展编写小红军报、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诵读红色诗文比赛等活动学习红军精神;举行清明祭扫红军烈士墓、听老红军讲历史、举办红色主题队会等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看到那些墓碑,听到那些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下决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作贡献。”六年级学生严敏香回忆起清明节扫墓活动时说。

    2009年9月1日建成的江西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其前身是一所校舍随时都有坍塌危险、教学设备十分简陋的学校。“如今学校不仅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楼,每个普通教室也安装了投影仪、实物展示台,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进课堂、开足开好各门功课在我们学校已不再是梦想。”校长熊美文说。

    这所红军小学以创一流名校、育栋梁之才为目标,与江西省师范大学合作,请专家、教授星期天来校为老师讲课,与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结成手拉手学校。“绝不让老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熊美文对此充满信心。

    传承红军精神是这所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政教处主任郝能生说,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五红阵地”系列活动,即“红领巾乡村文明理事会”“红领巾小社团”“红铃铛小艺术团”“红色小中队”“红领巾小导游”。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开展了以“每周唱一首红歌”“每月看一部红色电影”“每月开一次主题队会”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红军故事会》栏目,讲述红军故事和欣赏红色歌曲。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方强说:“100所红军小学的建立,是向建党90周年的献礼。今后,红军小学的建设重点将转向对红色教育模式的探索,把红军小学办成培育忠于党、忠于祖国人才的摇篮,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本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