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湘十年:资助760人99%上本科
2011年05月31日
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承办的“宏志报党恩——‘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湘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动”27日在湘西州举行。中央文明办、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从2002年起,中央文明委将湖南省纳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范围,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应届大学生和高中生。10年来,湖南省共有760名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开办了9届“宏志班”,资助900名高中生。目前,湖南省已有600名“宏志生”完成了高中学业,452人考入了重点大学,13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本科上线率达99%,一大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走上成才之路,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推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助学工程的背后,饱含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的关怀,对贫困学子的关心。
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多次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困难。
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相关市州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和相关学校,严格按照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等标准,认真做好调查、推荐、审定受资助学生的工作,确保助学工程“公平、公开、公正”。
作为自治州民族中学资助专干,龙秋凤对工作的艰辛印象深刻。每年六七月,他们都要深入村村寨寨,摸清受助学生的情况。莽莽湘西,山高路险。坐汽车,搭“手扶”,一路颠簸。有时甚至头顶烈日,徒步翻山越岭。往往从一户家庭到另一户家庭就是一个白天,累了吃点自带的干粮,天黑了就在学生家中借上一宿。
多年来,龙秋凤的暑期就是在奔波中度过。可她无怨无悔,目的只有一个:不漏掉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学子,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我是一个幸运的学子,若不是5年前得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早已与大学校园无缘了。”
这是刚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供职于美的公司总部的受助者杜芳君的感慨。
2006年,作为古丈县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理科毕业生,杜芳君被大学录取。然而,欣喜之余,却是深深的忧虑和痛苦:7800元的学费,足以让自己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家庭不堪重负。他决定放弃学业、和堂兄一起南下打工。
恰在此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犹如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
当地文明办等部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申办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项目,不仅减免50%的学费,每学年还能得到5000元的助学金资助。杜芳君终于迈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顺利完成学业。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让寒门学子不再望“校”兴叹。(本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