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王灵农场职工住进公寓楼
2011年05月18日

越南归难侨侨民张永瑜告别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泥砖瓦房,搬进了装饰一新的职工公寓楼;朱永生为装修他144平米的新居,花费了10多万元……5月13日,记者来到广西农垦国有王灵农场时,见到一排排整齐的公寓住宅楼车库前都停着多台拖拉机,一些职工已经或正准备搬进新居。
“我们农场的职工现在是开着拖拉机住公寓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着新鲜的瓜果蔬菜,住着城市般的楼房,享受着优美的环境,置身于诗意般的田园风光,过上村庄里的城市生活。”广西农垦国有王灵农场党委书记范荣辉说,王灵农场现有人口3012人,其中75%为越南归难侨,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建的泥砖瓦房,为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提升职工的归宿感和幸福感为目标,这几年,农场把危旧房改造和安居工程作为民生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计划总建筑住宅楼栋数33栋,总建筑面积10万㎡,总投资7500万元,安置户数736户。
范书记介绍,王灵农场要为职工实现“安居”“乐业”,其中,“安居”是至对职工的危旧房改造,“公寓楼的售价都是成本价,职工用2-3年的种植蔬菜收入,就可以买上一套。”“乐业”就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越南归难侨侨民朱永生在新居中泡茶。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2002年,王灵农场因地适宜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此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现已成为广西最大最优质的胡萝卜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有着“广西胡萝卜之乡”称号。蔬菜主要品种有:胡萝卜、白菜、甜瓜、青瓜、彩椒等,产品远销海南、湖南、湖北、粤港澳、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南宁部分种植蔬菜的乡镇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这在我们王灵农场没有出现过。”范书记介绍,王灵农场着力打造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全面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良种良法、无公害生产、节水灌溉、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农产品加工等五个方面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2010年,农场基地全年蔬菜复种面积达1万亩,总产量近5万吨,总产值6500多万元,亩产值超万元,职工岗位收入45000元以上,纯收入约25000元。
范书记说,王灵农场现在正在实施质量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实现对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实行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同时还有 2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和1个储量为600立方的保鲜冷库,并招商引资400万元建设蔬菜脱水加工厂,“下一步,我们还要生产有机蔬菜,实施出口备案,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