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五是必须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在玉树抗震救灾斗争中,全省上下形成和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大爱同心,就是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展现的血浓于水、爱重于山、情深于海的骨肉亲情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战斗力。坚韧不拔,就是灾难面前生生不息、勇往直前、无畏担当的不竭力量。挑战极限,就是在雪域高原的特殊地区、特殊环境、特殊条件下,奋勇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和生存极限。感恩奋进,就是把对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玉树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生动实践。它将与“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一起,成为激发灾区干部群众加快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玉树灾后重建之所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靠的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大力支持,靠的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共同奋斗,靠的是无数重建工作者的忘我工作、辛勤奉献。这些,再次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
     奋力夺取玉树灾后重建关键之年的新胜利
    今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第二年。做好今年重建工作,对完成三年重建任务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重建的总目标是:全面完成今年大规模的重建任务,确保今年入冬前灾区大多数城镇居民和全部农牧民住进新家园,确保明年春季开学时所有中小学生回到新校园,确保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努力让玉树各族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一是加快重建物质家园。优先抓好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快结古镇重建步伐。年内完成90%的城镇住房和全部农牧民住房重建,实现全部农牧民和80%城镇居民入住新房。学校、医疗卫生重点建设项目完成70%,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50%以上,文化遗产及宗教场所完成60%。统筹加快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性和先导性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灾区重建条件和发展基础。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民族手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提高灾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全力重建精神家园。玉树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全面的提升,是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协同建设。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精神力量的引领和支撑,准确把握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凝聚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面建设灾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结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学习宣传重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增强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结合实施“十二五”规划,既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积极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引导灾区群众共同建设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家园。
    三是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建设。玉树地处三江源头,生态保护不仅关系玉树、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甚至全球的生态平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不仅要让灾区人民生产生活上一个大台阶,而且要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头。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实现“两个上大台阶”的目标。按照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总要求,坚持生态重建、绿色重建、低碳重建,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灾后重建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施工水平。坚持把生态保护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项目设计、勘测、施工、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到生态恢复与灾后重建同步推进。加强环境监测检查,及时发现和坚决纠正破坏环境的苗头性问题。大力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政策,切实增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高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四是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重建环境。认真贯彻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精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突出位置,以探索完善民族地区新型城乡管理模式为载体,全面提升灾区社会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平安玉树”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多做一些“顺气”、“解结”、“纳言”、“化怨”的工作,努力把影响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完成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离不开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重建骨干队伍。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力、内驱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增强党员干部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重建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将大力弘扬“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以“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干劲,不断创造灾后重建佳绩,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以不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期望。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一定会以崭新的形象伫立在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作者:强卫 为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