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怀:用青春和热血捍卫海疆
2013年07月30日
黑,瘦,眼睛里却闪烁着锐利、智慧的光芒;个子不高,一身海军军服,衬托出军人的精气神,那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副大队长吴光怀,一位身患鼻咽癌的海军中校。然而,与他近距离面对面接触,听他激情飞扬地谈他的“强军梦”,谁能相信他是一个病人?这就是一个充满血性的军人。他的眼里、心里,只有出海、战位。
在6个月时间里,吴光怀7次抱病出海执行重大任务110天,甚至在身体难以支撑的情况下,仍挂着吊瓶处置特情、指挥战舰完成战备巡逻和训练任务。
“我的岗位在舰上,我的使命在海上,我的梦想在军营,我的价值就体现在完成任务中。作为一名军人,最需要你上前线、往前冲的时候,我没理由说不。到南海执行战备巡逻,我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我不去谁去?”吴光怀说。
军人就算倒下,身体也要向前
“一级战斗警报!”2012年11月的一天,南海某海域,风高浪急,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泸溪舰响起急促的战斗警报声。
正在住舱里打吊瓶的某扫雷舰大队副大队长吴光怀,立即从床上跃起,手举着吊瓶,跑到通往驾驶室的狭窄舷梯,由于步速过快,来到指挥位置时差点摔倒。随后,他指挥泸溪舰成功完成任务。
这是吴光怀最后一次隐瞒病情,率舰在南海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期间,指挥官兵处置突发情况的一个场景。
33天的战备巡逻任务,吴光怀每天值班指挥超过10小时,瘦了15斤。凯旋后,他被医院诊断为鼻咽癌中期。
早在2011年底,刚率舰在南海某海域执行38天战备巡逻任务后返航的吴光怀,又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上海、武昌和浙江等地,组织大队孝义舰和台山舰完成了试验试航。期间,就出现了耳鸣、喉咙发干、发痒等鼻咽癌早期症状。身体素质一直很好的吴光怀并没在意,主动承担了多项出海任务。
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里,吴光怀又3次抱病完成了演习、训练和战备巡逻等任务。9月底,大队再次接到赴南海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的命令。“我熟悉这个海域的情况,这次任务让我去!”其实,这时的吴光怀,已经被病痛折磨得无法入睡了。大队领导了解情况后,想安排人替换他,可吴光怀坚持说:“现在任务也没几天了,我顶一顶能过去的,别再来回换人折腾了。”就这样,他挂着吊瓶坚守在指挥岗位,直到任务结束。
“军人就算倒下,身体也要向前!”这是吴光怀常说的一句话。每次重大任务,他总是冲锋在前,誓死捍卫海权,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
了解了吴光怀从军以来的经历,便不难发现,这位被战友们称为“拼命舰长”的海军军官,早已把青春和热血,融入辽阔的海疆。当部门长,他在同批分配学员中第一个通过部门长独操全训考核;当舰长,他使新装备9个月就形成战斗力,创新10多项反水雷战法,取得了20多项新装备革新成果;当副大队长,他每年在海上执行任务120多天,多次完成战备巡逻等急难险重任务,创下指挥新型扫雷舰首出某海峡、超舰艇最大自给力连续航行等海军扫雷舰史上3项纪录。
让新型扫雷舰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在扫雷舰大队码头边的西沙海战主题公园里,有15座汉白玉的烈士塑像。40年前,这个大队的两艘扫雷舰官兵,参加了西沙自卫反击作战,击沉敌护卫炮舰1艘、击伤驱逐舰3艘,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18位烈士中,有15人是扫雷舰大队的官兵。
英雄的部队孕育英雄,如今,吴光怀又成了一名传承大队西沙海战精神的新时代英雄。
“临难不顾死,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征战场。”这是吴光怀写在日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历代扫雷舰官兵创造的辉煌战绩,以及凝聚形成的“勇当先锋、敢于胜利”的“扫雷先锋”精神,锻造了吴光怀敢打必胜、勇于创新的军人血性。
近年来,随着新型扫雷舰陆续列装大队,传统的训练方法、作战样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装备的需要。作为新型扫雷舰首批舰长,吴光怀率领官兵全身心投入新装备的接装、试验和训练工作,成为探索新型扫雷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第一人。
受命接收大队首批新型扫雷舰前,他向上级立下军令状: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全舰上百个舱室,上千台仪器,数万根线路,他率领战友们一间间过、一台台学、一条条摸。几个月下来,2000页的培训教材,被他翻得发黄、起毛。
“什么课题最难突破他就带领我们研究什么,什么战法最有效就创新什么。”泸溪舰舰长霍晓东告诉记者,“结合大队担负的使命任务,他经常与我们选择最难的课题、最前沿的战法磨砺摔打部队。”
扫除智能水雷被公认为世界扫雷领域的一大难题,这也是大队多年来攻关的重点,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对这块硬骨头,吴光怀使出浑身解数与这个难缠的对手“斗智”。然而水雷根本“不买账”,任扫雷舰在海面搅得天昏地暗,它却在水下毫无反应。吴光怀不甘心,驾着舰艇像犁田一样反复跑纵队,穿横队,走梯队……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次海上试验,终于在一次演练中,智能水雷露出“破绽”,浮出水面。
水雷与反水雷作战,是未来登陆作战中的重头戏。如何快速准确扫除水雷是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为此,吴光怀和官兵们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数据,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带领技术骨干先后5次奔波于上海、武汉等地的科研院所,查找资料、咨询专家、调研论证,终于总结出几种可以扫除多种新型水雷的扫雷工作制度。
正是凭着这种敢闯敢干、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他先后摸索总结出新型扫雷舰扫雷、海上持续反水雷作战等10多项新战法,推动了大队核心军事能力跃升。
一次次向陌生海域、生疏科目迈出坚毅的步伐;一步步向极限挑战,向实战进发,吴光怀带出了一支过得硬、打得赢的扫雷劲旅。2009年海军组织反水雷战演练,吴光怀率舰出征。首次出击的泸溪舰,一举将带战斗引信的新型水雷扫爆,填补了中国海军扫雷史上一项空白。
训练真刀真枪打赢才会更有胜算
“训练真刀真枪,打赢才会更有胜算!”这是吴光怀抓部队军事训练的首要准则。在大队官兵的眼里,吴光怀总是把平时当战时,把训练当打仗,敢啃硬骨头,敢冲第一线。他说:“训练不是游乐场,更不是表演场。军事训练,练的就是真本领、精气神,训练就要瞄准未来战场的靶心练!”
2008年的一天,时任泸溪舰舰长的吴光怀,率舰按计划奔赴某海域进行扫雷训练。刚刚抵达雷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暴雨,而狂风卷起的巨浪,一会儿将战舰抛向浪尖,一会儿将战舰摔向波谷。
“这么恶劣的天气,甲板上连人都站不稳,怎么进行扫雷作业?”见此情景,副舰长跑到驾驶室,请示是否暂停训练。吴光怀一听就火了:“如果是打仗,能因天气暂停吗?”随即拉响了战斗警报。
“开始扫雷!”吴光怀一声令下,率领官兵冲出舱室,奔向战位,冒着随时可能坠海的危险,展开扫雷训练。
消极保安全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瓶颈。一次,大队组织泸溪舰进行夜间扫雷训练,海上风大浪高,投放扫雷具可能出现险情。有人好心提醒吴光怀:“安全训练,一好百好;敢闯敢干,出了事是要承担责任的!”
吴光怀不为所动,态度坚决:“战争岂分昼夜?只有平时多训、敢训,战时才能敢打、打赢,不能以保安全而牺牲战斗力!”经过艰辛摸索和实践,该舰率先具备了夜间扫雷的能力。
为使扫雷训练进一步与实战接轨,吴光怀在担任舰长、副大队长期间,先后制定并完善夜间训练、远海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案,率舰完成重大任务30多次,使一批批高难度训练科目变成了家常便饭,有效提升了部队实战能力。
2009年8月,吴光怀率舰参加舰队首次组织的编队通过混合雷场演练中,官兵们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一举成功将水雷扫除,受到舰队机关的通报表彰。
“我爱大海,爱军舰,爱战友们!我喜欢开着军舰在南海上驰骋的感觉。特别是到了西沙,那里的碧海蓝天,飞鸟和鱼,太美了。我真想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吴光怀说。
自从2000年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枪炮专业毕业来到某扫雷舰大队后,吴光怀每年至少有120多天漂在海上。这次生病,已经8个月没出海,他心里早就憋坏了。
这位铁血军人,已经和部队、和军舰、和自己的使命融为了一体,永远无法分开。(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