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60岁书痴一夜可读书10万字

2015年4月27日

    “世有三剑客,我是三见客。见书店就逛,见中意新书就买,见旧书摊必淘。”
  “有人围牌桌,我挥毫书桌。有人最怕听一个输字,我却最喜书。”
  提到书,不少忙碌的年轻人认为,潜心向读只在学生时代。在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王家坡社区,有这样一名老干部,将读书坚持了大半辈子。
  田定文,今年60岁,读书、藏书、书法是他一生爱好,教书、编书、著书他样样行。2009年,他被评为重庆“十佳读书人”。今年,他被评为第33届“重庆好人”。


  读书就醉 上厕所走路都在看
  4月25日上午9时,重庆晚报记者在渝中区肖家湾车站见到田老。人群中他格外打眼,大红外套搭配白色衬衫,一脸阳光。
  路上,他回忆学生时期对知识的渴望。田老老家在四川剑阁县,农村娃出生,翻开书本便沉醉其中。记得初中时一个深夜,借助煤油灯微光,他悄悄蒙在被子里看《水浒传》。正来劲,头顶突然一阵发烫,用手一摸,吓傻了,浑然不知火光已把帽子烧出个大窟窿。
  “那时读书挺贪得无厌的,放牛时趴牛背上看,回家路上边走边看。”田老说,大半辈子过去了,他曾在床上、车上、厕所写诗。更囧的是,由于时常蹲在书店啃书,要么忘记上厕所,要么憋着不去,久之,他条件反射一进书店就想跑厕所,“想想也算读书一大乐趣吧。”如今,他一夜看10万字已不成问题。
  无书不读 藏书七千花费十万
  田老有一间特殊的书房,那是一间未装修的清水房,单人铁床、旧沙发、旧书柜。房里密密麻麻堆满读物,从康熙字典、新编甲骨文至军事、哲学、法律、体育、戏剧,再到古诗词、名著、金庸小说,田老可算无书不读。记录本显示,他藏书6923本,花费近10万元。
  书房立有一块醒目的棕色牌匾,写着“六书堂”,田老自号六书堂主,六书即读书、藏书、教书、编书、著书、书法。
  “世有三剑客,我是三见客。见书店就逛,见中意新书就买,见旧书摊必淘。”田老说,他坚持每年购书百册以上,在书面前他无理智可言。
  关于读书理由,田老有3个。父亲曾是乡干部,自知文化浅,重视儿女学文化。田老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员,19岁入伍,后考入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当一个有文化的兵”是田老的梦想,也是如饥似渴读书的第二理由。就快退休,田老特别珍惜时间,“与其浪费光阴,不如读书、吸收知识,让自己强大、充盈、年轻。”
  裸练书法 一个剑字一百写法
  田老看来,读书练字相辅相成,所以从小研习书法,是他第二大爱好。
  田老有两幅书法巨作,一副为《百剑图》,高3.2米,一副为《百龙图》,长达13米,两字各有100种写法,包含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各体。
  “书法练就人的心智和气魄。”田老拿《百剑图》举例,领头剑字的“刂”长达2.3米,一个偏旁部首,他足足练了1个月。“这是前年夏天的作品,为了进入酣畅淋漓、豪放自如的心境,我几乎没穿衣物,如同闭关裸练。”
  田老对读书、写字的狂爱,时常令他人不解,有人调侃他是书痴。田老却说,“不断学习和勇敢表现,才能真正贡献于单位和社会,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田老是老热血青年,关上房门,一呆一整天,一袋饼、几盒方便面、一壶越南白咖啡,陪他战斗到天亮,“有人围牌桌,我挥毫书桌。有人最怕听一个输字,我却最喜书。”
  田老另有一个兴趣——篆刻。记者看到,19个石章作品里,最大章面边长12厘米,最小的篆刻章边长8毫米,葫芦形、椭圆形不拘一格,“文化就是这样环环相扣,学到老,思到老。”
  激励他人 他的学生今年出书
  田老是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王家坡社区党支部书记,自主择业前,曾从事多年部队政工研究,在军地发表论文、报告文学数百篇。来到重庆这些年,他忙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居民义务授课,忙于著书,参与书刊编辑工作。
  卢玲是江津人,80后,身患先天性髋关节错位,靠轮椅生活,她是田老唯一的学生。卢玲自传《当幸福逆袭》,今年6月将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讲述她身体残缺,却坚定自学成才的故事,“当初如果没有田老师肯定,我还是一蹶不振。”
  2010年,卢玲来主城参加培训,想见田老一面,没想到QQ上一说,田老却给她惊喜。“正是一年最酷热的时候,老师悄悄坐车到学校,站在我面前,大汗淋漓,短短3分钟见面,足矣让我感恩一生。”
  卢玲说,她会铭记田老的叮嘱,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田老观点 即兴阅读不可取
  田老想借助媒体,对年轻人说一些心里话。
  “伴随信息多元化发展,年轻人图方便,追时尚,读网、读图、读手机、读电子书。”田老认为,想从书本里汲取知识,必须改掉长期浅阅读、应急式阅读和即兴阅读的习惯,“宁愿每天少读,也不要断读,最好每天坚持半小时纸质书阅读。”田老希望年轻人做事和做人一鼓作气,并且持之以恒,拒绝碎片人生。(来源:重庆晚报 记者 李琅 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