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青:青年创业 路在脚下
2013年07月23日
大学毕业时,他选择了回乡扎根;回乡扎根时,他选择了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时,他选择了生态农业。
“选择,其实就一条路。”杜彦青说:“我忠于我的选择,我从不敢懈怠,我一直在路上,因为路在脚下”。
走回家乡 扎根基层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回家,杜彦青回忆说:“2005年毕业时,国家发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的号召,我在校期间任校学联主席,首先想到的是积极响应号召,扎根基层。当时觉得家乡需要人去建设,所以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
回到家乡后,杜彦青又做出了一个选择:自主创业。杜彦青告诉记者,在投身基层创业的过程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有压力、有彷徨,但他选择了不断前进,因为,他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意义。
杜彦青说:“其实,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很多,机遇难得,但也存在投入不足、贷款难等问题,我们该怎么把身子骨练硬实了,怎么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创业,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去实施的人很少。基层创业,要耐得住艰苦,寂寞乃至挫折的考验。”
毕业第一年,杜彦青打算种植高产饲料。然而很快遇到资金不畅、关系不通等问题,他尝试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却以碰壁告终。没有钱,他只能东赊西借,租赁的400亩草地是赊的,播种的2000公斤草籽儿是赊的,就连请人用拖拉机耕地也是赊的,只能到了秋后再算账。
为了创业,杜彦青参加了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期农村创业大学生培训,并获得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和SYB证书。之后,他拿到了团中央举办的西部志愿者创业培训证书,满怀欣喜地认为可以申请小额创业基金。但是回到家乡以后,当地政府部门却说没见过这个证书,还说“不知是真是假”。
“还好我当年是在本省参加志愿服务的,之前的大学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帮我联系了渠道,否则创业简直不可能。”杜彦青笑着告诉记者。
之后,他还查阅大量资料,用八个月的时间精心编写一本七万多字的创业计划书,在这份长达80页的创业计划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市场预测分析、项目总体方案设计、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等14项内容。最后这份报告得到了十余位畜牧、草业、生态、经济等方面专家的指点,获得了团中央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冠军,并通过了专家的可行性论证。
2006年,在西乌旗巴拉根嘎查的三间走风漏雨,不通电,不通水的土坯房里举办了杜彦青的特殊婚礼。家庭这个坚实的后盾,给了杜彦青无穷力量,支撑他在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里不停钻研,不断创新。
“就像当初选择志愿服务西部一样,大学生创业也需要理想、信念和毅力的支持,要愈挫愈勇。”杜彦青说。
深耕农业 大有天地
人生总是不断地在面临选择,一条选择就是一条路。
杜彦青向记者介绍说,“我的家乡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但是可再生资源的草地资源同样的丰富,我们的草地畜牧业是非常薄弱的,基本是靠天吃饭,对草地的投入几乎为零,最多也就是用围栏围一下,很少有人给草地松土、人工改良、补播、施肥、灌溉。如果我们要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首先要提高对草地的管理和建设。”
杜彦青的梦想是把传统牧业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牧业,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在牧区树立典型,向牧民传播科技,带领牧民们共同致福。
据了解,该生态牧场采用的是“政府+大学+牧场+牧户+市民”新型模式,预计建设围封草地1万亩,其中高产饲料基地500亩、可控多元人工草场1500亩、改良天然草场3000亩、天然速生杨100亩及良种牛、羊繁殖基地各一处,总投资约260万元。
杜彦青表示,到现在的这个局面,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艰辛考验。
2006年5月,在旗委、政府的支持下,杜彦青在巴拉根嘎查开始尝试着种植高产饲料,以此来解决因草原退化而造成的饲草料供应不足问题。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地区天旱地凉,无霜期短,严重影响青贮的后期生长,但他坚持“亏了自己也不能亏牧民”的想法,以低于市场价25%的价格出售青贮,还花5000元租赁了一台青贮收割机,无偿为牧民收割,并帮助牧民设计青贮窖,耐心的讲解怎样结构的青贮窖容量大,怎样的方法易发酵、保营养,怎样的措施避免腐烂、变质。
2007年政府号召广大牧民群众开展肉牛育肥产业,走集约化、科学化的畜牧业生产经营道路。可是当初大多数牧民不愿放弃传统的靠天养牧方式,他主动站出来,用自己的实践来说服身边人,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带动广大牧民群众自主、自愿地走上集约化、科学化的畜牧业生产经营道路。
杜彦青告诉记者,养肉牛是一个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好产业。因为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转化率也居家畜之首,成本低、回报率高,因其食草不与人类争粮,而且安全卫生指标相对较高,近乎于天然绿色食品;肉牛一直供不应求,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
现在,杜彦青成为了牧民群众心中的肉牛养殖行家。他将实践中总结出的“秸秆(青干草)+精料”养牛最佳配比、阶段育肥法等无偿的与养殖户分享。养殖户们在青干草养牛和阶段育肥中,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获得了高于传统饲养方式的效益,大家的心踏实了,主动走上了集约化、科学化的畜牧业生产经营道路。
杜彦青没有满足于育肥牛所取得的效益上,他深知牛市价格因素直接影响到育肥牛的效益。为有效规避牛市价格因素带来的风险,必须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收入。通过市场调查、多方咨询,杜彦青于2009年11月尝试晾制传统风干牛肉,实现了一批资金一年做两次投资的同时,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收入,有效规避了牛市价格因素带来的风险。
2012年晾制的4000斤风干牛肉很快销售一空。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杜彦青一刻也没有停留,决定扩大规模。他怀揣一个算盘,奔走于牧场周边的牧户家,帮助牧户算算账,算算肉牛育肥+晾制风干肉的利润到底有多大,算算往年的收入与来年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在他的多方奔走联系下,9个牧户“西乌珠穆沁旗赛安达牛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宣告成立。
“我们生产的牛肉干是应用自然风冻干技术生产的风冻干蒙古牛肉(传统风干肉),是一种营养保留全面、工艺简洁、风味独特、耐贮藏、质量轻及易携带的生冻干蒙古牛肉制品,生产的风冻干蒙古牛肉细菌总数显著下降,有害菌减少;总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色泽基本上从鲜红色变成成品特有的浅枣红色,组织状态变成松脆、多孔性显著,水份含量极低,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安全和高档的肉制品。”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的产品优点。
杜彦青告诉记者:“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创业路漫漫,我依然继续在路上”。 (中国青年网记者 高蕾 周围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