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微观”世界的逐梦人
2013年02月24日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对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而言,1996年,面对导师的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给出了以上回答。17年过去了,他至今仍没有忘记自己的话。
1996年至2013年,十七年不断追寻。量子的纠缠,人类智慧与科学技术的纠缠,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潘建伟从不停步。
让中国站在量子信息世界的巅峰
2013年2月4日,当癸巳年的春节越发临近,人们渐渐沉浸于过年的喜悦之时,在遥远的英伦,对科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自然》子刊《自然―纳米技术》,以长文形式发表了作者署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人的研究工作。
“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是这项研究工作的名称。过多的专业术语结合在一起,普通人看来有些晕头转向,但是在专业科研人员看来,这篇长文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我国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第一篇论文,而实现确定性的高品质单光子源,更是使光量子信息技术真正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量子纠缠是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而1970年出生在浙江东阳,现在43岁的潘建伟,已经和量子纠缠了十七年,更成为国际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位开拓者和先驱之一。作为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潘建伟利用量子光学手段,在量子调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我们现在在通讯方面,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到目前为止,量子通信是唯一一种已知的绝对安全的通讯方式。原因在于量子有不可复制、不可分割的特性,如果我们把量子作为信号加载信息,从理论上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么一种技术加以广泛应用的话,国防上、政务上、银行业务上都可以使用,将来对信息行业是很好的补充。”艰深难懂的量子通信原理,在潘建伟举重若轻的解释里,也变得易于理解。
1997年至2006年期间,六次刷新量子领域的世界纪录,每次研究成果都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2007年,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2009年成功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光电子电话网络,在信息产业革命的路上跨出了新的一步。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一起,让中国稳稳站在量子信息的世界巅峰。
唯一的中国梦:建中国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314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产生51名新院士。当时41岁的潘建伟,成为中科院2011年院士增选产生的最年轻院士。
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潘建伟来说,名至实归:1997年以来,潘建伟和团队一起,在多本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7篇,研究成果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我们这个团队有个特征,基本上大家都比较年轻,到目前为止年龄最大的也就四十岁左右。”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的团队成员,潘建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栽培、引进青年学者、研究人员,建设国内完备的实验装置,正是潘建伟一直以来所努力的。2008年以来,先后协助将十数位优秀的年轻人才以“百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的方式从国外引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处于国外的实验装置陆续搬回中科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潘建伟和他的团队已成为国际上在量子信息领域开展全面、系统性实验研究的少数几个团队之一,“实验室里光是‘青年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教授就有10多位。他们基本上都比我小10岁左右,正处在创造的高峰期”。
“我觉得作为年轻一辈,应该学习并传承前辈的美德,在遇到困难时少一点牢骚,努力发扬科学精神,为国家多作贡献,并为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谈起对青年人的希望和期待时,潘建伟还回顾了自己过去十七年的经历,“96年刚出国时,别人有各种各样的梦,有的有美国梦,美国梦实现完了还有中国梦,但我比较单纯,我只有中国梦。我到奥地利第一天,我到导师办公室,他坐在椅子上问我有没有什么梦想,我说我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这样一来,我唯一想做的事情是对量子力学感兴趣,我希望建立实验室,更好的摸索研究量子世界的现象和奥秘。”
如今,潘建伟和团队仍在纠缠,纠缠于微观,纠缠于世界,纠缠于宇宙。唯一心向往之的,是十七年不曾改变的“中国梦”(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正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