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四京人士”陈锐军的援疆征程

2013年01月06日

    2008年9月11日,中秋,新疆,昆仑山下,和田的拂晓,沁宁静谧,偶尔在雪山下绿洲旁的农牧家园,传来牛哞羊咩马嘶虫鸣。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早已飞越天山,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飞到了玉龙喀什河畔的千里葡萄长廊。

    知识分子“投笔从戎” 三代人的家国情怀

  这个人叫陈锐军。来到西域南疆之前,他几乎长期在京城,自嘲 “四京人士”--祖籍东京汴梁(河南省开封市),1964年生于西京长安(陕西省西安市),80年代初求学于“南京”(母校浙江大学,地处杭州,南宋京城),2002“进京赶考”参加公开竞聘,荣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政工部副主任。援疆出发前,时任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今天之后,他将新增一项责任--他和同行的320多人,作为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乘专机奔赴新疆,他的目的地,是地处南疆和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他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人到中年,还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从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来到遥远的南疆,一个传说中非常神秘的美玉故里,一个传说中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边陲所在--和田。这个全新疆条件最为艰苦,环境最复杂,据说还很危险的地方,去开启一段为期一年半的屯垦戍边、激情创业的兵团援疆征程。

  是年,陈锐军44岁。6年前只身从西安闯荡北京,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有可以依靠的青年,凭着满腔热情和朴实真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苦苦打拼了6年,刚刚平稳下来。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要即将面临高考,一个即将面临小升初,长期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岳父腿有残疾,需要人照顾。所以,当组织部门找他谈话询问是否愿意援疆时,他第一反应觉得有些突然和担心。想想自己如果真的远赴边关,以后一年半的时间,全部家务重担要落在妻子一个人肩上,真的有些不忍。

  他向组织表示,援疆的安排,自己坚决服从,但要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第二天正式答复。

  妻子听说组织安排丈夫去援疆,半天没有做声。沉吟片刻,坚定地跟他说:你去吧,放心,家里有我呢!

  两个女儿听说爸爸又要离家远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都难过了半天。小女儿还躲回自己房间,悄悄地哭了一通。但她很快擦干眼泪,很懂事的说:爸爸放心去吧!我们帮着妈妈看好家。爸爸援疆很伟大,我将来长大,也要当支边教师。

  现在回想起来,陈锐军仍很动情的对我们说:他非常感谢自己的家人,正是因为她们默默的坚强的支持,才让自己鼓足勇气,义无反顾地走上援疆之路。

  陈锐军说,如果深究自己这么快就下定决心援疆的原因,恐怕还要追溯自己这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传承的的家国情怀。他名叫陈锐军,弟弟名叫陈铭军。兄弟二人的名字,就寄托着父母期望儿子能从军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

  希望孩子能参军,在部队里得到历练,能献身国防、保家卫国,这在陈锐军父辈那一代人,很是平常。父母也多次提及,他们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广阔天地有一番作为。在家庭文化熏陶之下,组织的一声召唤,立即勃发了陈锐军内心的报国情怀。

  更让他下定决心的,来自于当天晚上他对新疆和兵团历史、地位、作用知识的“恶补”。在仔细查阅新疆兵团史料的过程中,他一次次为兵团光荣的历史所感动,兵团人铸剑为犁、世代相传屯垦戍边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

  这一夜,他失眠了。

  第二天陈锐军就正式回复上级部门,自己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援疆任务。

  突然就要离开刚刚稳定下来的小家,再一次远赴他乡,镇守边关,开始新一轮的“折腾”。陈锐军心里难免会有些感伤。

  但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又容不得他有丝毫的犹豫。

  出发!向着西域,向着南疆,向着使命召唤的方向!

    挂职兵团农十四师 扎实工作不辱使命

  按照中组部和兵团党委的统一计划,陈锐军被安排去新疆建设兵团兵团农十四师工作,担任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分工负责基本建设、环保、房产、招商引资、旅游、安全生产、外事、民政、社区、教育、中建总公司对口支援十四师的协调工作;分管建设局(环保局、房产管理局、设计院、质量监督站)、旅游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外事办、侨办、民政局、残联、教育局、体育局。

  初到兵团的陈锐军,看到自己的分工,着实吓了一跳。毕业于浙江大学无机材料专业的他,虽然从事过建材设计工作,从事过党群管理、纪检监察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可是要在一个复杂艰苦的环境当中,一下子分管这么多的工作,心里还真没底,一连几天没有睡个踏实觉。

    但是陈锐军并没有退缩,他认识到:这段经历是心灵的洗礼,是丰富人生、奉献边疆的一次难得机遇;他努力思考着,如何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尽快在实践中学习,尽快进入和适应角色。他要求自己“牢记职责,投入真情,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扎实工作,不辱使命。”

  援疆这件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看明白。对于援疆干部,有很多种流行的说法:

  --“到那么艰苦、危险的地方,做不做事情无所谓,只要能待得住,本身就是一种贡献”。有人理解环境的艰苦,理解援疆干部的不易。

  “援疆就是镀金去了,回来组织上一定会提拔”--有人把援疆当成职务升迁的捷径,不少人会有些功利的考虑。

  经历了一段援疆生活之后,再听到这样的说法,陈锐军会释然一笑。他表示“可以理解,但不予赞同”。他认为:援疆干部这个称号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要对得起这个荣誉,自己首先必须要有深入基层挂职锻炼、虚心学习的心态。

  在基层调研时,南疆的贫困、荒寂与都市的繁华、喧闹,兵团人的质朴、坚韧与都市人的冷漠、脆弱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一次又一次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南疆落后的经济条件,边疆儿女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澎湃着他的创业激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他常在暗夜里,潸然泪下。 

  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大漠胡杨都凝聚了新疆和兵团的精神,丰富的营养值得自己认真汲取;既然自己选择了援疆,就必须把边疆的热土当成自己的家乡,必须和新疆各族群众、和兵团干部职工共同奋斗,实实在在地做上几件暖心窝子的事情,可以让援疆经历成为心灵的真正历练,成为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这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正是这个强烈的愿望不停地驱使着他,一路攻坚克难:

  他临危受命,不避艰难,努力协调各种资源,宣传兵团的光荣和现实的困难,解读国家政策、查找破解难题的途径,最终帮助十四师成功减免了1100万元各种税款,有力支持了十四师现代农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他带队努力攻克难关,赢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大力支持,成功帮助十四师注册了“和田玉枣”商标,这是国家商标局第一次以兵团为主成功注册地理标志的案例,既有效巩固了十四师红枣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巩固了屯垦戍边的实力,又有力地促进了兵地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在“乌鲁木齐7.5”事件刚刚发生的特殊时期,他成功地把全国第一所民族团结红军小学,建在了具有光荣传统的兵团十四师第四十七团。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及时报道,很好地宣传了兵团,增强了十四师广大干部职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好屯垦戍边使命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他带领援友,对和田地区相关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第二个支柱产业“红柳大芸深加工”的发展计划并协调母校浙江大学的科技资源帮助实施;

  他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捐助200万元给自治区援疆干部扶贫基金,定向扶持十四师创建了全疆第一个“双语教育奖励基金”,努力探索建立有有益新疆长治久安的激励机制;

  他积极当好联络员,向派出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得到中建总公司对口援建资金支持,认真策划了直接关注民生、十四师迫切需要建设但国家和兵团支持还不到位、资金需求量不是很大的项目:为皮山农场职业技术学校购置了职业教育配套设备;为四十七团建设了养老院,为解决老战士、老职工老有所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支持;等等等等……

  其中最让他念念不忘是他和援友、战友、校友们一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帮助十四师成功减免千万余元滴灌设备税款的经历:

  2009年春节后,正在兵团参加会议的陈锐军,突然接到师党委的指示,命令他即可返京,协调各种社会资源,想方设法帮助十四师减免用意大利政府贷款进口国外节能滴灌设备税款。

  原来十四师所属的224团用意大利政府贷款进口的节水滴灌设备项目,在进入海关清算时发现有不少部分已经不属于免税范围,预计关税、增值税高达1100余万元,远远超出师部的预期。弄清原委,当时有不少人都认为:国家政策严肃,涉及金额巨大,此行胜算渺茫,惟寄望于奇迹。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陈锐军认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毕竟是千万元的税款,对一个年生产总值只有3亿多元的十四师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能让正处在改革转型期的十四师肩负如此重担了。

  陈锐军和他的援友们开始谋划了。要破解这个难题,突破口是,找对主管部门;依据是,寻求充分的政策;方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键点是:乌鲁木齐海关和北京相关部门。

  乌鲁木齐--“晓之以理”的任务由一直分管此项工作的文副师长负责,当海关同志听完文副师长的报告以后,对十四师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但此项目早已不在免税范围。在这样的困境中,陈锐军“动之以情”的任务无形中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农十四师,既有光辉的革命历史,也是出了名的“困难师”,履职不久,他就认真研究十四师的“前世今生”,并总结出十四师的“七宗最”:历史传统最久,组建时间最晚,规模总量最小,所处地域最偏远,生态条件最恶劣,社会环境最复杂,稳定任务最艰巨。希望在对外宣传时,能够助力师部获取更多政府、社会上的关注和支持。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七宗最”还是发挥了不小的影响。

  他用“七宗最”来强调介绍十四师,恳切希望海关的同志对负有特殊使命又特别困难的十四师多一些支持。援疆干部用激情和真情,打动了他们,尤其是陈锐军有情有据有理有节的要求,让他们不好再拒绝。

    北京--北京之行的工作是紧张而又高效的。出发之前,陈锐军就联系好了在北京的校友、援友及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提前让他们做好预案。两天时间里,他带领援友们来回穿梭与海关总署、财政部等有关部委。详细向他们报告此次事件的原委,恳求获取中央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近三个月,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减免千万元税款的目标终于得以实现。这对于一个年生产总值只有3亿多元的十四师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对于陈锐军来说,无疑使他援疆生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疆“过客”--兵团永远的宣传战士

  “二等功”、“优秀援疆干部”,这几乎是兵团能给予他的最高荣誉。可是他却觉得,除了自豪,更多的是羞愧。他说,以华士飞司令到代表的老兵团人,从青年时代就主动要求支边,满怀报国激情屯垦戍边。他们扎根边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谙熟历朝历代国家治理新疆的历史以及当代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兵团事业流尽心血。他们为了祖国边疆稳定、社会发展,一生执着追求、默默奉献,无欲无求。对来也匆忙,去也匆忙的援疆干部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洗礼。

  在兵团、在十四师工作了一年半,和“老兵团”结下的深厚友谊,大家在很多方面给他的关心和照顾,这份情,在西域,在南疆,在兵团,在十四师,终生不忘。

  “回去之后,我一定信守诺言,当好兵团和十四师的‘编外战士’,继续当好新疆、兵团、十四师的宣传员、联络员和应急消防员。力求无愧于‘优秀援疆干部’这个光荣称号,无愧于二等功的崇高荣誉。终生努力,继续建功!”

  陈锐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回到北京,他抓紧一切休息时间,认真整理援疆时所拍的两万多张照片,再次整理在新华网已经发表的十几篇手稿,整理笔记继续撰写,并最终集合成《南疆飞鸿》一书。他在权威的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不遗余力地向社会推介新疆、兵团。看到网络和微博能够聚拢人气,人到中年的他,也赶着时髦,上QQ、开微博。他用自己的点滴行动时刻践行着离开兵团时的承诺,同时也向社会阐释“新疆是新疆人民的新疆,也是全国人民的新疆”的真义。

  援疆一年半,事业有成,荣誉满载。很多朋友颇为感慨:为什么我们在机关天天都在忙忙碌碌,好像一年半载也很难做成什么大事业,而陈锐军你援疆一年半,居然做了好几件很像样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陈锐军也一直在思索,后来他跟我们说,这也许是“过客心态”使然。很多时候,“过客”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援疆到达乌鲁木齐第一天,兵团聂卫国政委和华士飞司令在欢迎大会上,就语重心长地对援疆干部说: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兵团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援疆干部肩负支援边疆的光荣使命,要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提高。可见,“过客心态”是要求克服的。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凡事有其利,也有其弊。“过客心态”亦然。如果认为援疆只是一段镀金的经历,只是一个过场,援疆期间自己不能融入兵团,不能踏实工作,只当一个匆匆“过客”,那一定难有作为。但是,相对于世世代代屯垦戍边的兵团人,援疆干部毕竟还就是个“过客”。如果巧妙地用好“过客”这个身份,也可以潇洒地积累一段经历,成就一番事业。 

  俗话说,“人一走,茶就凉。”可是,对他来讲,人虽离开了新疆和兵团,可是那份在西域焕发的炽热情怀,却永远与新疆、与兵团紧紧相连。而我也相信,兵团这杯“茶”,在拥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的他手中,至今不会凉,而且永远也不会凉!(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