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闫桂珍的英雄梦和人生路
2012年11月16日
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素来都是一个神圣的存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说,身为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师德,一定要自己做出一个榜样来给学生看”。多年来,身为教师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她对学生宽严相济:在课堂上,她要求学生们学习必须要认真求实;在课堂外,她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学生们感受家的温暖、母亲的温暖,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妈妈”。
她常说:“教师的责任与医生同等重要,教师的手中把握着学生的前途、人生的命运,医生的手中把握着患者的性命,都是含糊不得的!”
她就是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
我有一个英雄梦,我要到边疆去奉献
闫桂珍1962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新甸乡的一个小山村,家中共有9口人。因为家里贫穷,到了小学四年级,父亲便提出来要闫桂珍辍学,下地干活以补给家用。当时,住在他们家里的有一位县里派下来的工宣队队长老彭,闫桂珍喊他彭叔叔。这位叔叔知道闫桂珍父亲的决定后坚决表示反对,他觉得,闫桂珍学习一直很好,年龄又小,也干不了什么活,应该让她返回课堂。心疼女儿的父亲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同意了。正是彭叔叔的一番话,改变了闫桂珍的人生轨迹,也让她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闫桂珍的记忆里,有两位老师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小学时的王淑芳老师,一位是高中的班主任于海东老师。少年时,闫桂珍年龄小,个子矮,家里穷,住得远。这一切都被她的老师看在眼里。而两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震撼着她。
王淑芳老师看闫桂珍个子矮,看不到黑板,便亲自做了一个腿特别高的凳子给她坐,这样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内容;闫桂珍够不到黑板,王老师就把她抱起来。上了高中,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远,每次带到学校的饭都是凉透的,于老师便经常做一份热乎乎的大米饭给她。两位老师点点滴滴的行为彻底震撼了闫桂珍,她认识到,人要学会感恩,要懂得爱,而未来的她也要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像王老师和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后来,闫桂珍选择了师范类专业。那个年代,闫桂珍从书本上学到的都是一个个大英雄,看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红岩》、《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唱的歌也是《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等,闫桂珍也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英雄,“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应该志在四方”,哪里需要、哪里能发挥作用就到哪里去。
一次,闫桂珍得知有到西藏教书的名额,满腔热情的她毅然去报了名,可谁知,最后西藏只给了2个男生的名额,闫桂珍没有去成。毕业后她在县里做了一名老师,但心里总是有些失落,总觉得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1985年,嘉峪关市酒钢公司因为缺教师、却技术人员,向全国大规模征召人才。闫桂珍非常高兴,她觉得能够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孤身一人来到了嘉峪关,开始了自己的“英雄梦”。
教师要先育人后教书,要重视爱与感恩的教育
在闫桂珍的眼中,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她不但交给学生知识和学习的能力,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爱和感恩的教育。她说,“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要学会爱社会、爱党、爱国家、爱亲人、爱学校”。
“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闫桂珍深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她都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的教育贯穿其中,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
有一次,她讲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当她讲到史铁生看到母亲因为大口喷血而被邻居送到医院时,觉悟到母亲每天都带着重病在关心他、保护他,忍受着自己带给她的痛苦与折磨时,他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的悔恨之情瞬间爆发。此时闫桂珍有感而发,她讲到了自己。自从去往大西北教书,因为工作,她10年没有回过家乡。当她再次见到父母时,母亲已经苍老了很多。闫桂珍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中满是愧疚。为了弥补,她借钱将家里的茅草房改成了5间瓦房。再后来,母亲得了脑溢血,闫桂珍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她。到2005年,母亲病重,闫桂珍陪着母亲走完了生命最后的8天。讲到此处,她落泪了,后悔自己没给母亲梳过一次头,穿过一次衣服。她嘱咐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尽孝,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在场的很多学生眼睛红了,有的哭了。而就是在这种朴素却真诚的日常教学中,闫桂珍向学生们渗透着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
在闫桂珍的课堂上,她十分倡导孔子提出的“大同式”教育,希望人人平等,人人得到关爱,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集体精神。闫桂珍从不把学生按成绩好坏进行归类,相反,她制定了“一帮一”的学习方式,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相对差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感觉到团结的温暖。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闫桂珍确立了“八字”教学理念,探索出“十六”字教学法和“快速作文训练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闫桂珍的收入并不多,但她总是不忘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元宵节,她给每一个学生送去一盒热腾腾的元宵;端午节,她发给每个学生两个粽子、两个鸡蛋;中秋节,她送给每个学生一斤月饼、一斤葡萄、一斤苹果。学校停电,她给每个学生买一支蜡烛;期中期末,她购买学习资料奖励有进步的学生;甚至在锻炼身体的事情上,她为了鼓励学生,也要每年都用自己的钱为学生买一些体育器材;而天热给学生买西瓜解暑,学生生病她买上营养品去探望等等事务更是不在话下。
除了对学生的直接爱护,闫桂珍还经常带头给灾区捐款,培养同学们的爱心。汶川大地震后,她首先从兜里掏出1000元钱捐往灾区,学生们看到后便自制了捐款箱,纷纷捐款。有一天晚上,她的学生们自发在全校宣传,组织全校同学晚自习后到操场上为地震遇难者默哀。那个晚上,同学们有的上台演讲,有的激情昂扬地唱国歌,大家点上蜡烛摆成5·12的造型,共同祭奠遇难者,所有人都被那种祝福与祈祷的温暖所感动。还有一次,闫桂珍班里的一个学生上台演讲,说到某中央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云南贵州六七岁的小学生天天背着做饭用的锅上学,孩子小,不会做饭,生活十分艰苦。那个学生哽咽着说:“我们读书就要尽到社会责任。当我们喝着3元钱的可乐、1.5元的矿泉水时,岂不知我们远山的弟弟妹妹连顿午饭都吃不饱。因此我有个倡议,我们要成立一个爱心组织,向她们捐款,让他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闫桂珍很受感动,第二天早上便掏出了2000元作为该活动的启动资金。学生们纷纷捐款,并将活动命名为“让纸飞机飞向蓝天”。在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闫桂珍的学生向全校发出倡议,号召全校捐款。最终,学校共募集数千元的捐款寄往其中的两个学校。看到此情此景,闫桂珍感到十分欣慰,她看到的不仅是一份捐款、一份爱心,更看到了学生们的一份责任心。
火红的年代,纯洁的爱情
说起闫桂珍的爱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纯洁浪漫。闫桂珍的爱人叫王林,现在是酒钢三中的一名技术工人。当初,酒钢三中在全国大规模引进人才时,身在陕西的王林也怀揣着梦想来到了酒钢公司。王林虽然是理科出身的技工,但平时酷爱文学,读了不少的书。闫桂珍的舍友见两个人都爱好文学,便介绍他俩认识。相识的那天晚上,王林跟闫桂珍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他谈起了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的诗词,谈到了他们的经历。闫桂珍没有想到,一个理科生,竟对文学有这么深的见解,对王林产生了深深的好感。后来,两人每次见面,王林都会准备一小摞材料,有的是裴多菲、普希金的诗集,有的是他自己写的自由体诗。两人共同探讨,感情也越来越深。
王林出身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早逝,他又是家中老大,自然压力也大。但是,闫桂珍并没有考虑这些。在她眼里,两个人的感情最重要,其他的问题两个人都可以互相扶持,一起解决。那时两人的工资都不多,还要拿出一部分寄回各自的家庭,因此,直到1988年两人结婚时,他们的积蓄也并不多。结婚用的家具都是王林自己做的。当时,他们听从单位领导的意见,从厂里拉回了一车集装箱。休息时,王林就开始拆卸集装箱的木头,拔钉子拔的手都磨破了。而最终到他们结婚时,家里也就只有那几件用集装箱木头做的家具。但那时的他们,生活条件是简陋的,心里却是甜蜜幸福的。
时至今日,闫桂珍和王林已经结婚24年,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互相理解,感情一直都很好。王林对闫桂珍的教育工作极为支持,对她的家人也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闫桂珍亦是如此。在两人的眼中,双方的家人早已成为自己的亲人,用闫桂珍自己的话说:“有王林在,我感觉很幸福。”
既是高尚的教师,又是负责任的党代表
身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今年闫桂珍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她十分珍惜出席党代会的机会。为了充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从暑假开始,闫桂珍便带上笔记本,骑上自行车开始调研。她走遍了嘉峪关市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超市、菜市场、农村,甚至跑到了附近的酒泉市乃至整个河西地区,了解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他们对党代会的建议与意见。四个月的时间里,她利用周末时间采访了六七家单位,并整理成了一本6万字的调研笔记。这份笔记非常宝贵,里面记录了各行各业最真实的心声。
闫桂珍说:“这十年是中国教育发展改革最快的十年,国家投资的比重也非常大,比如新课改、城乡教育一体化、两免一补等等”。对于国家在教育方面的重视和倾斜,闫桂珍感到十分高兴。中国的教育正在逐步发展,逐步完善,培育出一批批越来越优秀的青年。(中国青年网记者 葛梦阳 通讯员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