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斌:20余载为近万名眼科患者留住光明
2012年10月29日
眼科,是为人类守护光明、驱除黑暗的医学领域。眼底科,是眼科领域内疑难杂症多、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的一个分支,是光明和黑暗交锋的最后战场。
几乎所有的眼底检查和手术都必须在光线昏暗的诊室里完成。透过医疗设备发出的光,医生才能清晰地找出隐匿于患者内眼深部的眼底疾患,才能在23毫米的眼球上进行“精雕细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魏文斌,已在这片被黑暗包围的世界里探索耕耘了20余年,为近万名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留住了光明。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学识为眼病患者留住光明!”
1986年,魏文斌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1990年,我国著名眼科学泰斗张晓楼教授因病逝世。遵照生前遗嘱,他将眼角膜捐献给刚刚建立的同仁眼库。魏文斌承担了取遗体角膜的任务。魏文斌说:“这件事令我终生难忘。先生的精神鼓舞着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学识为眼病患者守住光明!”
同仁医院眼科共有11个专科,魏文斌主攻的是眼底病。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眼底就相当于负责感光成像的底片。眼底出了问题,患者将面临失明的危险。而且眼底病的手术无论多么完美,病人的视力也很难有较大提升。这被认为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专业。
魏文斌说,刚成为眼底专业医师时,他曾被沮丧的情绪包围,但一个个患者的肯定鼓励着他。9岁的小信来到同仁医院时,右眼失明,面临着左眼即将失明的危险。经历了一场高难度的手术后,拆开纱布,现场一片安静,小信突然惊呼:“我看见你啦!”小脸上露出入院后的第一次笑容。
小信的视力只有0.03,意味着他要贴在放大镜上才能看清东西,但他至少可以看得见身边人的轮廓了。“如果放弃,患者这仅有的光明将一点点丧失,眼球将一点点萎缩,黑暗将彻底将他包围。”
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患者激动地对魏文斌说:“谢谢大夫!你不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有了这0.03,很多事、很多工作我都能干呢。”魏文斌领悟到:0.03,就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对于眼底科医生来说,即使是守护0.03的光明,也是最神圣的职责。
“魏文斌在眼科领域实现了一个个突破,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在眼底这个领域,魏文斌已经默默耕耘了20多年。他不屈不挠地向着技术高峰攀登:带领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每逢眼恶性肿瘤必摘眼球的传统;首次进行了治疗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他还勇敢地闯进了眼底手术禁区——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黄斑区”……
同仁医院党委书记韩小茜说:“魏文斌在眼科领域实现了一个个突破,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百年同仁金色品牌增添了新的光环。”
做一名好医生,是魏文斌最专注的目标。按照医院安排,魏文斌出一次门诊最多可以挂30个号,但看到那些千里迢迢赶来的患者,他心里只想着赶快给他们治好。“多待一天就多一天的花费。”
一次,一位农民老大爷来找他,颤颤巍巍地展开手里捏着的一张小纸条,上边写着“魏文斌”3个字。“那张纸条皱皱巴巴的,不知被多少次展开又被多少次攥紧过的。”魏文斌说:“我怎么能让患者失望。”
于是,魏文斌的门诊经常是连轴转。眼科护士王晶雪说,找魏主任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把“加号大权”给了我们,嘱咐说,外地来的病人能加就尽量加;眼肿瘤的病人不能拖,必须加。
魏文斌最高纪录一天竟看了110个病人。那天,他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王晶雪说,魏主任中午经常没工夫吃饭。他每周一、三手术,二、四门诊,几乎都是大家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给他带一杯酸奶充饥。
2009年,首届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评选结果公布,魏文斌只是被评为“学科骨干”。同事们说,魏文斌凭借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被评为“学科带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由于论文指标不够而没有当选。“凭魏文斌的学识和水平,完全有能力发表更多的SCI文章,但他实在没有时间。他把患者和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韩小茜说。
魏文斌说,不想当名医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只想当名医的医生也不是好医生。治病救人是医生第一位的事情。
“我们基层医生盼着他来。他讲课内容非常实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参加过不少扶贫活动,亲眼看到基层眼科医生的缺乏,诊疗能力的局限;也目睹了太多贫困眼疾患者,只能在等待中失去光明。”魏文斌说,只有培养更多的眼科医生,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魏文斌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基层培养眼科人才的事业上来。除了在任教的首都医科大学讲课、带研究生,接收更多的进修医生,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讲学上。贵州、安徽、江西、山西、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
魏文斌忙中抽空总结、整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先后主编了19本专著:《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眼底病诊断与治疗》、《同仁眼科医生手术笔记》……这些书以临床实用为中心,易懂易学,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如今,由魏文斌主编的涉及眼科多个专业的《同仁眼科系列图谱》丛书即将出齐。他还自费万余元购买丛书,送给北大荒、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医院。
一位兰州的医生听完魏文斌的讲课后说:“我们基层医生盼着他来。他讲课内容非常实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跟着魏文斌到处奔波的学生和同事明白,一次一次的远行,寄托着他对基层眼科实现自我造血的殷切期望。(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