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海归"女博士范晓虹的导弹人生

2012年10月14日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上,海军反舰导弹方队光荣接受检阅。国外媒体惊呼,中国海军的新型“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方面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这一刻,范晓虹的欣慰和自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位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的研究员带领她的团队拼搏多年,汗水浇灌出了硕果。

  取得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学位一周后她就回国了

  有人盘点上世纪80年代的关键词,“出国热”与“改革开放”、“万元户”一起位居前列。那时,不少人千方百计办签证、搞“绿卡”,可范晓虹却“逆流而行”。

  1986年12月,她以优异成绩获得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学位后仅一周,便与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工作的丈夫一起,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束了4年零8个月的美国留学生活。

  在那个博士还很稀少的年代,以范晓虹所学的专业和娴熟的英语,多家条件优越的科研院所可以供她选择。然而,她选择进入组建不久的海军装备论证中心,成为当时我军屈指可数的博士之一。

  当时,海军装备研究院正处于创业阶段,科研环境、器材设备、办公手段、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连住房都很困难。范晓虹住着地铺,在低矮的平房里办公,在靠着马路边的防震棚里搞试验。院领导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我的要求是尽快给课题,能尽快开展工作。”

  “在学成归国的问题上,你就没有过思想斗争?”面对人们的不解,范晓虹说:“当时的想法就是赶紧回来,甭管做大做小、做多做少,一定要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

  范晓虹清楚记得,她不满16岁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听到陈赓院长的一个比喻。陈赓说:“军工学院就像是一个大饭堂,学员是来吃饭的,教员则是饭堂里的厨师,而我们这些人就是给大家端盘子的。” 范晓虹在那里立志用知识报国。

  “当兵为什么光荣,光荣因为责任重……”军校毕业时,当范晓虹唱着激情奔涌的歌曲,准备大展拳脚时,“文革”开始了。她被分配到农场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

  1978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范晓虹,一边相夫教子、照顾家人,一边干好本职、刻苦学习,考上国家公派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

  范晓虹学习所在的城市汉茨维尔,是美国的一个宇航中心,有着世界最大的宇航博物馆。在那里,她参观宇航博物馆,还钻进了“阿波罗”号飞船。大洋彼岸的科技成就让她深切感到祖国在这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范晓虹珍惜点滴时间刻苦学习,留学5年只回国探过一次亲。归国后,她主持完成舰艇指控系统性能评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传感器融合研究等20多项装备论证基础研究课题,取得30多项开创性成果。

  范晓虹先后作为科技界代表参加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四大会议,当选全军妇女先进个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成为反舰导弹作战软件编程顶级专家

  上世纪90年代初,精确制导、智能打击成为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潮流,而对精确制导起“大脑”作用的战术应用软件是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软件工程不被重视,很多人不愿干。1995年,范晓虹从装备论证基础研究领域改行,领衔研发我国反舰导弹信息化、智能化所需的核心软件。

  业内专家十分清楚,基于计算机硬件基础的软件技术,操作平台三五年就会形成一个代差,国外35岁还编程的人已非常少见。要编好这种战术应用软件,不但要懂计算机技术,还要懂导弹性能和舰艇战术。范晓虹和她的团队当时对导弹的战术使用了解并不深,而她作为项目负责人,此时已近50岁,挑战和难度可想而知。

  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范晓虹带领课题组的年轻人摸着石头过河。不了解部队需求和作战原则,她们就向院校教授请教、向战术专家求援、向部队官兵问计;没有参考资料,就亲自动手设计数学模型、推导计算公式、编写程序代码;没有导弹技术参数,就深入试验场、工业部门调研。

  2007年,范晓虹参加我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定型试验时,发现战术软件有偶发的瞬间死机现象。她一遍一遍查找、计算、测试,可就是找不到原因。试验现场上百双眼睛盯着她,如果问题不解决,将影响装备定型。

  时年61岁的她,本该退休安享晚年,可为了这一型装备,她自愿延缓退休,更何况部队官兵对新装备正翘首以盼。此刻她无暇顾及个人荣辱,横下一条心:“就是搭上这条老命,也要排除这个隐患。”

  范晓虹重新调整思路,不仅对自己设计的软件从头到尾查个底朝天,还对协作单位的软件程序也一一筛查,带领课题组连续加班奋战7个昼夜,对10多万行软件程序逐一检测,终于找到原因,实现了故障“归零”。

  经过严格的定型试验,范晓虹领衔研制开发的导弹战术软件成功嵌入海军新型战舰和导弹发射指挥车的武器系统,运行状态稳定,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提高软件可靠性,范晓虹经常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和恶劣环境中展开试验。2004年夏天,她在新造的舰艇上测试软件,窄小的舱室里噪声刺耳,油漆味呛鼻,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她把电脑放在纸箱上,蜷缩着身体坚持工作,差点中暑晕倒。2006年冬天,年过花甲的范晓虹,参加新型导弹野外打靶试验,她每天都要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16年过去,从零开始的范晓虹已经成为反舰导弹战术应用方面的行家、作战软件编程的顶级专家,她相继研发多个型号的反舰导弹战术应用软件,装备我国上百艘主战舰艇和岸舰导弹部队,使我国反舰导弹具备超视距攻击、多方向精确打击能力,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反舰导弹智能化发展新路。
 
   
软件不仅要设计得好,更要让部队官兵用得好

  范晓虹说,导弹飞得好,不仅需要我们的软件设计得好,更要让部队官兵掌握得好、用得好。

  每型软件研制成功后,她都要到一线部队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地讲解。近年来,她为海军30多个营以上部队讲过课,仅培训导弹部门官兵就达1000余人次。

  每到部队培训,范晓虹都先把家里和实验室电话写在黑板上,她说:“课堂时间有限,日后有什么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无论是谁、无论多晚打电话,她都有求必应。

  2007年,部队官兵提出,能否通过修改导弹战术应用软件,规划导弹航路,以满足战时需求。范晓虹立即前往部队调研论证,发现方案可行。

  但是,对已经定型的装备作修改,稍有闪失,要负法律责任。范晓虹却说:“只要能提高部队战斗力,再大的风险我来承担。”

  回到北京后,她拿着详细修改方案到上级机关、工业部门和生产厂家,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解释,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说明,一个人员一个人员地沟通,方案最终得到大家认可,通过了专家评审。

  范晓虹说:“军事科研工作者要为战斗力生成负责,为参战将士生命负责,为未来战争胜利负责。”

  两年前,她听到部队官兵无意中提到,导弹攻击角软件采用传统计量方法,更符合操作习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范晓虹马上着手对软件进行修改。官兵们看她在导弹指挥车上爬上爬下,在武器控制台上一趴就是大半天,心疼地说:“范教授,您太辛苦了!不改,我们也能用。”

  “能用与好用是两回事!战机稍纵即逝,哪怕只是缩短1秒钟,也能为战争胜利赢得先机与主动。”她毫不犹豫地对岸舰导弹设备全部作了修改,使导弹模拟训练发射准备时间缩短了整整6秒钟。(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