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一个15岁女孩的不寻常人生故事

2011年11月06日 

    她叫段红艳,今年15岁,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四中初一学生。一个有着一双大眼睛,总是面带腼腆笑容的孩子,一眼望去并无什么特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孩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她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帮手,更是爸爸的“眼睛”、妈妈的“手脚”。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更因为她有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

    段红艳出生在靖边县枣刺梁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16年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妈妈郭苹与父亲段云强结婚,病情时好时坏,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父亲的照料下艰难度日。

    段红艳出生后,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由于贫困,治疗断断续续而致双腿蜷曲不能站立,双手也因萎缩变形而不能伸展,终至瘫痪。终至瘫痪,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父亲段云强的身上。后来,原本身体健康的父亲突发视网膜脱落,视力逐渐下降,在红艳3岁的时候,父亲完全失明。

    从3岁起,段红艳就开始给母亲端屎端尿做力所能及的活。在父亲失明的头两年里,段红艳的三姑负责照料着一家人的生活,小红艳自己也摸索着给家里砍柴、洗衣、做饭。6岁那年,段红艳做出了第一顿饭。段红艳母亲回忆说:“当时艳子个子小,只能踩着小板凳才能够得着锅台;力气小,只能双手拿着切菜;衣服拧不动,就用脚踩;背不动柴,就几根几根往家拖。”就这样,段红艳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在她的帮助下,失明的父亲渐渐学会了在黑暗中生活。更让人欣慰的是,父女两人手牵着手一起往地里送粪、种庄稼,女儿点籽,爸爸翻地,地里的蔬菜、洋芋竟然长得很是旺盛。

    她上学了,但每天上学之前,她都会安顿好家里的一切。放学了,别的孩子一路笑着一路玩着回家,她早已一股风似的飞奔回家了。因为她牵挂着一对双残的父母,放下书包就开始干活了。个子小,够不着锅灶,便站在小凳子上煮饭、炒菜,力气小,拧不动衣服,只能用脚踩,背不动柴,只能几根几根地拉回家。到了收获的季节,段红艳每天一放学就往家赶,帮着父亲拔荞麦,收蔬菜。除了帮着做家务事,每年还要带着父亲买煤、收拾水窖,做大人才做的事情。她的生活是忙碌操劳的,她的苦可想而知……

    爸爸、妈妈总是心疼地看着由于过早承担家庭负担而没有长硬朗瘦弱的女儿和由于缺钙不齐整的牙齿而落泪,可她总是乐观地笑笑说:“我会长大、长壮的”而此时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拖累了孩子,希望孩子能进城上学,当地政府和残联了解到了这一情况,给予了多方面照顾,同时他们也得到了社会上诸多好心人的帮助。

    9岁那年,段红艳终于进了靖边三小四年级四班,开始了在县城学校寄宿的生活。父母的心愿了了。可是她却时时流露出不安与忧愁,原因并非寄居孤独艰苦,而是总牵挂着家里的父母,于是每逢周五,别的同学都在谈论周末该怎么玩,段红艳却着急赶着回家。她利用两天的休息时间,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然有条。给父母洗刷整理一新,无论如何都会让父母在她上学的五天里,生活起居有保障,自己无后顾之忧。 

    10年里,她充当着父母的手脚与眼睛,她的懂事坚强给了病痛中的父母无尽的安慰。段红艳的父母在向别人讲述起自己的孩子时总说:“艳子不仅是我们的手脚和眼睛,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是艳子让我们鼓起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看到生活的希望。”去年,段红艳被榆林市委 榆林市政府授予孝老爱亲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