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留城当老板 创业之路波折频频
2011年11月02日
南宁市星湖路万锦电脑城的一家店铺里。一个年轻人正在为两名顾客装机。他上身穿一件灰色外套,下身穿一条牛仔长裤,看上去一身的学生气。一米六五的身高,瘦小的身材,俊秀的脸上,挂着迷人的笑容。
“你是这家店的老板?”
“对,我是。”
这个年轻人叫罗法溯,今年23岁,都安瑶族自治县人。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却已当了一年多的老板。与其他很多创业者不同的是,罗法溯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他在南宁念完大学后,没有返回家乡,而是留在了南宁创业。在罗法溯经营的电脑店里,他向记者娓娓道出自己在城里打工、创业的点点滴滴。
【合伙开店】 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情景再现]“一、二、三、四……数来数去,也就1000多块钱。”角落里,罗法溯与同伴数着刚拿到的工钱。
“是呀,要是自己能当老板该多好!”面对同伴的抱怨,罗法溯无奈地感叹。
“其实我们可以试试,我们自己开店吧?”
“真的?好,我们自己开店!”
大三那年,由于课少,罗法溯到一家电脑公司当起了销售员。这活儿只干了两个月,罗法溯觉得挣到的工资太少,就把工作辞了。那时,他在打工时认识了同伴小莫,两人都觉得给别人打工不如自个儿做老板,于是两人决定合伙开店。
由于罗法溯从小对电子产品有兴趣,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也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他和同伴决定开家电脑店。说干就干,罗法溯和同伴先是奔走各处选址,终于在南宁市星湖路的万锦电脑城物色下一家店铺。前期两人各出资2.5万元,交了租金,弄了店面,于2010年9月开业。
“既然要自己当老板,投资是必须的。”罗法溯说,用来开店的钱一部分是父母出资,一部分是向亲戚朋友借来的。在店铺开业后的第二个月,他便把借来的钱给还清了。
【路途坎坷】 创业之路总是波折频频
[情景再现] “笃笃笃,你好,请问需要买电脑吗?”校园里,罗法溯一间间宿舍地上门推销,但没有宿舍开门。
“学长,怎么又是你啊,我们这里暂时不需要电脑,谢谢。”好不容易有间宿舍开了门,但里面的人说完话,又立刻把门关上。
2010年的冬天,刚刚当上老板的罗法溯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由于店面的位置有点偏,平时来买电脑的顾客不是很多,罗法溯的店虽刚开业,但店里却很冷清。为了解决客源问题,罗法溯打算到自己的大学里去找找生意。
他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就一间间宿舍地去串门,希望能拉到生意。但学生们看到罗法溯总是频繁地出现,不停地推销,大伙都有点抗拒,不愿意理睬他。
“当时我很失落,可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频吃闭门羹的罗法溯没有放弃,他始终一间间地敲门,仔仔细细地询问。后来,学生们都被罗法溯的行为所感动,并向他购买电脑。渐渐地,罗法溯的客源多了起来。
在罗法溯这一年多的经营中,尴尬总会偶尔出现。记得店铺刚开业不久,有个客户的电脑出现问题,她上门找罗法溯帮忙修理。当时罗法溯检测了半天也查不出问题,客户在一旁看着,自己却一头雾水,现场的气氛十分尴尬。
无奈之下,罗法溯找来旁边店铺的技术人员,三下两下就把电脑给修好了。“当时真的很无地自容,很怕客户说我们学艺不精。”从那以后,罗法溯就常常买电脑书来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技艺。
【勇敢闯荡】 创业路上有父母在支持
[情景再现](电话那头)“孩子,别怕,勇敢地去闯吧,无论你做什么,爸妈都会支持你。”
(电话这头)“嗯,谢谢爸妈,我,一定出人头地!”和父母通完电话,罗法溯热泪盈眶。
罗法溯的父母是农民,年轻时也曾外出打工,返乡后一直在家务农,是典型的老一代农民工。
见识过大城市繁华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城里扎根立足。每当罗法溯在事业上遇到困难,父母就会在自己耳边说:“孩子,别气馁,你已经比很多人做得好了,要相信自己。”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安慰,但父母的支持却给了罗法溯无穷的动力。
罗法溯虽然是从乡村进城打拼,但对于自己的身份,他从不避讳,“我从来不介意别人说我来自农村,相反,我觉得别人知道了,才更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罗法溯真诚地说。
“我决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罗法溯说,他相信自己能在城里干出一番事业。如今的罗法溯不仅与伙伴合伙开了电脑店,还在广西大学东门前的秀灵路租下一个店铺,打算用来卖衣服,计划明年元旦开业。
罗法溯还有许多愿望,他说,等自己挣够了钱,他要开更多的店,做更大的投资;他还要在城里买下一套房,把乡下的父母接来一块住……
相关链接
2011年10月9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报告依据的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106个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群体的47.0%。他们当中已基本消除文盲,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9.8年。
报告显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在新生代农民工当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
报告还指出,在新生代农民工里,76.3%不打算回户籍所在地,愿意回去的人中63.4%希望在县(市、区)就业。逾七成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农转非”,但对土地的依赖性明显弱于老一代农民工。(当代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