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墨:一双妙手迷机修
2011年05月18日
他善于钻研,虽然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却拥有3项发明专利。他业务娴熟,依靠手工能锉出头发丝1/5的精度。26岁,他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在机修钳工领域,书写着属于80后青年的精彩华章。他叫方文墨,中航工业沈飞民品公司军机机加厂的一名钳工。
【镜头一】
方文墨拿起锉刀,完全凭经验和感觉,一刀刀锉下去,在场的人无不提心吊胆。锉完,用仪器一测量,数据完全符合标准。“绝对不能出现失误,否则手一抖,一锉刀下去,几十万元的设备可能就废了。”方文墨从容地说。
1米89的个子,200多斤的体重,略卷的头发,憨厚的面孔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如果不是车间内操作平台上摆放着的多功能测量器,很难相信,面前的方文墨(见图。本报记者何勇摄)会是一名技术精巧的高级钳工。
这台小巧灵活的多功能测量器,有100多个零部件,都是方文墨自己手工打造,可以一次测量工件的平面度、平行度、倾斜度和角度等各种指标,而不用像传统工具那样来回调整。
“在军机机加厂,最难、最后的一道工序,几乎都是文墨上,他技术高,心理素质好,很少失误。”师父傅红安很得意自己的这个弟子。
机加厂曾加工某型军机的操控系统。这个立体系统由8个面嵌合而成,每个面空隙、平面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1/5,分到每个面上表面精度不到1/25,不能高也不能低。小于要求的公差,就会出现滑动、松动;大于这个公差就会发涩、发紧,从而影响操控性能。
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方文墨却单凭手工完成。“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达不到这个精度。”傅红安如此评价。
“再好的车也上不了珠穆朗玛峰,还得靠你的双腿;再好的机器也有盲区,还是不如你的双手。”方文墨淡定地说。
的确,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至今尚无适当机械化设备可全部代替。一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仍需要依靠手工作精密加工。
【镜头二】
2010年,第六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划线、锯削、钻孔、锉削,每一个步骤,方文墨都沉稳镇定、有条不紊,最终获机修钳工组第一名。
2000年,方文墨参加中考,在班里第四名。按说,他可以上二类高中。可自小喜爱鼓捣机器的方文墨,毅然选择了沈飞技校。“如果上不了一流学校,还不如发挥我的特长,在技术领域干出点成绩。”
2003年,方文墨以沈飞技校钳焊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沈飞民品公司。然而当他第一天上班,拿起需要加工的工艺图纸时,却不知所措。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方文墨的自信心像漏气的气球瘪了下去。
痛定思痛后,方文墨不服输的倔劲又上来了。他白天虚心向同事学习零件加工方法,晚上回到家就捧起专业书籍,每天工作、学习12小时以上。
2005年,方文墨参加了沈阳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比赛现场,一位叫曲骊的钳工干起活来像是在制作工艺品,吸引现场很多人围观,成了那届的冠军。而方文墨却没能进入决赛。
与高手的差距,深深刺激了方文墨,他又拜在了沈飞名师傅红安门下学习。一般徒弟学习三四个月,就急着自己干活。方文墨拜师学艺至今没出徒。为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他把加工工件的公差等级都自觉提高一个级别。傅红安被他这种肯吃苦、肯钻研、爱动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把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方文墨。
方文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0年,他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第六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组冠军。
【镜头三】
方文墨在自己发明的多功能测量器底座上,嵌上了女朋友的头像剪影。“平时工作太忙,没多少时间陪她。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看到她了。”方文墨笑着说。
方文墨生于技工世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都是飞机厂职工,也都是一线技术工人。因此,方文墨自小便迷上了机械、工具这些硬邦邦的家伙儿。“我从小就把机器当成玩具,3岁就能看明白什么机器做什么用的。”方文墨得意地说。
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带他,妈妈就把小文墨带到办公室,一呆就是一天。可方文墨把满是仪器、设备工具的办公室,当成了儿童乐园,把机器当成了玩具,一个人玩玩这,弄弄那,不亦乐乎。
“女人喜欢化妆品,男人喜欢汽车和名表,而我最大的痴迷就是机器。”方文墨说。为了加工得更加精确,他经常自费购买各种工具。几年下来,月薪不到3000元的方文墨,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各种工具上百件,一件德国“量块”,就花掉5000多元。他还自己加工了各种工具100多件。
26岁,方文墨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正常晋升至少需要工作24年;他搜集整理了20余万字的钳工技术资料和科技成果,申报了中航工业沈飞技术革新项目近20项;如今,他更是手握3项发明专利。
“钳工技术,没有止境。”方文墨说。(人民日报 记者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