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钦县的东竹林寺
2012年07月09日
三月,香格里拉最寒冷的季节,暴雪降临了这个原本被认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方。在奔子栏乡书松村,夜幕降临后的东竹林寺里却依旧灯火通明。
未绝的辩经声
酥油灯的光使黄铜器皿反射出暖润的光泽,大殿四周的精美壁画仿似活现,两百多喇嘛围坐在大经堂里,正在进行每日的辩经。这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辩论赛。
辩经的喇嘛站在人群之中,庄重而激昂地背诵经书。他们每背完一段经书,便会跺脚并击掌,以示完结,而后由辩论的对方回答。这日辩论的对手是九岁的活佛,活佛穿着金黄色的袍子,声音稚嫩而沉稳。
九岁的活佛是由东竹林寺的管事喇嘛亲自调教的。根据宗教规定,管事喇嘛三年一轮换,而在这三年期间,管事喇嘛不可踏出寺庙一步,他需每日念经向佛。
作为香格里拉地区最为纯粹的喇嘛寺院,东竹林寺始建于1667年,到清末时,住寺僧侣发展到700多人,活佛十人,成为康区十三林大寺之一。
而“文革”时期,东竹林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所见的东竹林寺,是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易地而建的新寺,原址是在离现在的东竹林寺东南约三公里的地方。当然,这是狭义上的东竹林寺。而广义上的东竹林寺则包括了整个书松村南永干顶东坡上的建筑。这些平矮的房子,均是东竹林寺的喇嘛所建,让整个东竹林寺渐形成了小村落般的规模。
重生的朝圣地
如今的东竹林寺,虽然在规模上不可与鼎盛时期相较,却依然是康区重要的朝觐圣地。若非天寒,便可在此见到众多远道而来的信教群众,甚至有来自西藏的朝觐者。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宗教圣地,才可懂得信仰的力量,原是可超越生死与距离。
不过,尽管东竹林寺有着如此崇高的宗教地位,却少有游客来到。大多数到香格里拉的游客,都是往松赞林寺等已为旅游深度开发的寺院而去,而这个不论是交通的便捷程度还是知名度都不及松赞林寺的寺庙,自然少了香火和人气,但幸而如此,这里却也得以清净和纯粹。
我们到达东竹林寺时,恰好遇见藏传佛教的佛诞日。在此期间,喇嘛需连续念经九日,以求超度。
早上八点不到,管事喇嘛便守候在大经堂前,两个小喇嘛站在大经堂的顶楼上,吹着白色的螺号,另有一名喇嘛敲打着牦牛皮制成的鼓。螺号声和鼓声,与不远处传来的公鸡打鸣声混在一起,整个东竹林寺的气氛显得庄严了许多。
从东竹林寺各处赶来的喇嘛们身着猩红色僧袍,头戴鹅黄色冠帽,嘴里发出低沉的喉音,陆陆续续地进入经堂。喇嘛多是沉默不语地兀自行走,却也有一些年轻喇嘛调皮地与他人打闹,拉扯别人的僧袍,或是将地面上的积雪拾起,捏成雪球扔向他人。等着所有喇嘛进到经堂内,管事喇嘛便用手中的铁杖敲击地面三下,随后进入经堂,将大门关闭。(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