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靠外在条件获得的快乐都是暂时的

2015年01月26日

    按照一般人的规律,满足“我”的欲望就是快乐的,这个快乐对我们而言是最直接的。小孩子喜欢吃糖,给他几颗糖哄一哄他,他就快乐了,就笑起来了;大人想要获得某一种地位权力、名利财色,当得到时,那种快乐感是最直接的。当这些外在的条件满足了你的欲望,你就感觉到快乐。这种满足欲望的快乐,实际上是“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人们满足欲望的渴求,导致了自我心灵的矛盾和纠结。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情绪的矛盾——两个念头在那里打仗,心情郁闷,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情绪的战争。有些人对于“这个地方去不去”也要矛盾,“这个事情做不做”也要矛盾……人们往往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失去了生命的方向感,矛盾自然而然就生长出来了。

    而且我们还要知道,所有靠外在条件获得的快乐,都会在获得之后,慢慢地变得不再是快乐,这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矛盾。我们从小到大,不停地在追求。当你想要的结果被追到手的时候,你马上会发现,这不再让你感觉快乐了。大家有没有看到,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到工作,从这个工作到那个工作,从这个职位到那个职位,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从这个风景区到那个风景区……人生的每一次追求,在追求到了之后,你都会发现,这不是你生命真正想要的东西。

     然而我们最不想要的,都不可避免地来了。大家都不想要衰老,但是都走向衰老了;我们最不想要死亡,但是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死亡。前段时间,中国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他的夫人去世了,他给他的夫人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他写好了,叫“人人走向必然,这儿就是必然,谁个例外”。当时准备为他夫人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里开追悼会,他身边有人就把上联发给我,叫我给写个下联。我写的下联是:“事事都需放下,哪日不曾放下,何必今朝。”

    大家把手伸出来看看,你手上有什么东西?全是空的!其实你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情,到了你的手上,又不在你的手上。你以为你拥有了这一把钥匙,这就是你的家,其实不一定是你的家;甚至这个身体也不一定是你的,每天两眼一抹黑,“三魂七魄梦中去,不知明朝来不来”。所以,每天都要放下,要是放不下,估计天天都得失眠。

    事实上,人生中靠满足外在欲望而获得的快乐,都是暂时的。而且这种快乐,是你内心先需要一个东西,一旦拥有了你觉得快乐。假如觉得不需要它,你拥有再多,你一点快乐的感觉也不会有。有些人视钱财如粪土,你给他钱,他一点都不会觉得快乐,反而觉得这简直是负担,甚至是毒蛇;而对于需要钱的人,你给他钱,他就快乐了。情感也是如此。

    所以,靠外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人,他获得的快乐就像走马观花,看了就过了,剩下的是两手空空。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享受的背后,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虚?因为他的内在没有一个真正永恒的价值标准。

    那么内在精神追求的标尺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让我们快乐?

    健康的人是快乐的,每天让自己全身的细胞活跃起来,不是在那里懒洋洋的、不死不活的,这样我们是快乐的。而心灵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因为,行善积德,我们是快乐的;内心保持平静,我们是快乐的……

    但是对于这些,我们有能力自己掌握吗?大部分人都缺乏这种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掌握身心健康的能力。

    世俗的追求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临时的,而且背后会带来更多的痛苦——不但追求到的快乐会失去,而且一旦习惯了这种物质享受,“免疫力”会很快下降。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物质条件变差,他的痛苦远甚于从没有过物质享受的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种感受。

    一旦享受惯了,人的内心承受力、“免疫力”下降得很快。物质是腐蚀我们心灵的一种重要毒素,除非我们的心灵已经根植了抗腐蚀的能力。其实物质本身不会腐蚀人,是我们自己误会了,是自己养成的那种习惯和依赖,让自己很容易脆弱,很容易受伤。

    比如说,我们走路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走得很累,而有人搭便车几分钟就到了,那我们就直接地感觉到:这个痛苦是因为缺乏物质(车)带来的,我只要物质条件好了,有车了,我就没有痛苦了。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痛苦的时候,就试图通过科学的发展来解决问题。所以你看,当今的科学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啊!科学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福祉是非常的多、非常的丰富、非常的精彩。但是我们要看看,自己的心灵有没有被腐蚀。如果我们没有被腐蚀,就能恰到好处地去享受这些科技带来的成果;如果被腐蚀了,我们的心灵反而会更加脆弱。以前科学没有发展的时代,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抑郁症病人,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病人?就是因为人的精神被腐蚀了。

    这个问题,佛法或者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它们是把物质和精神连在一起来看待的。(文:达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