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姓名的含义

2011年09月15日

    一、姓氏
  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习惯问对方“贵姓”。可见,现实生活中,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是以知道他姓什么开始的。
  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古往今来, 不少硕儒名宿 都给它下过定义。《 左传?隐公元年》上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名之字”。《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说文解字》也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以上这些论述的意思是说,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现象有关,为了把同一个老祖母繁衍的后代加以区别,这样便产生了姓。
  《通志?氏族略序》上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秦汉以后,姓氏不分或称姓、或称氏、或兼称姓氏。
  我国的姓氏,在史前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就已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的古人类,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的部落,部落之间为了相互区别,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但那时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下来,直到历经无数世代后,有了文字的出现,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记录下来。
  我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姓氏,一般认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中。如其中的“秦”、“楚”、“杞”、“周”、“庞”等字,都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姓氏的一部分。商周以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姓氏渐渐多起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姓氏经过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姓氏。
  如果我们对这些姓氏逐一进行研究,就会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发展历史。其中,有些是从国名演变而来的,如今天常见的齐、鲁、秦、吴等姓,大都是由历史上的齐国、鲁国、秦国、吴国等国的皇室宗族或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而以国名为姓。有些姓氏上有祖先的官爵谥号而来的,如周代有人做管粮仓的官,把露天的粮仓称为“瘐”,有房顶的粮仓称为“廪”;此后,粮官的后裔便以“瘐”、“廪”为姓。西周春秋时,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来便有人以公子、公孙为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位国王子和,去世后被谥为“穆”,他的后人除继承王位者继续姓“子”外,其余便以“穆”为姓。此类例子还有周文王之后姓“文”,卫康叔之后姓“康”,宋武公之后姓“武”等等。除此以外,我国有些姓氏的来源与某些家族的崇拜物及居住地、祖先的名字或职业有关,如有些氏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后人便以“青牛”、“白象”为姓。鲁庆公子之子,公子遂居住在鲁国都城东门,号东门襄仲,其子孙便以“东门”为姓,而“巫”、“卜”、“匠”、“陶”等姓,则大都与其祖先从事的职业有关。
  我国的姓氏在出现以后,还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古老的姓氏被废止、灭绝,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姓氏诞生出来。时至今日,中国到底有过多少曾经使用过和还在使用的姓氏,尚无较完整和统一的数据。《中国姓氏汇编》收录姓氏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姓氏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姓氏8000多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12000多个 。由于姓氏本身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任何一种姓氏书都无法也不可能毫无遗漏地把所有姓氏都收录进去,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大约有18000个之巨。
  二、名
    名,《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在人类早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白天相见,可以通过形体、面貌、声音来相互识别;而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喊出一个符号来明身份。由此可见,人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便于彼此区别。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