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用爱化解当事人的矛盾,从接待立案、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的第一步做起,成为了厉莉开展工作的执着信念。2009年6月的一天,房山法院来了一批特殊的当事人,他们一个个情绪激动,声称遭遇了第三起全国亿霖诈骗事件,坚决要求法院受理案件、挽回损失。当事人群情激奋,尽快做好安抚工作十分必要,厉莉果断地做好当事人登记工作,了解了案件的全面情况,发现案件性质为集资诈骗,涉案人数达五六百人,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然而,已经转战多个部门均遭冷遇的当事人,坚决不能接受不予立案的答复,矛盾不断升级一触即发。在庭室领导的支持下,厉莉开展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收下立案材料,表示将穷尽一切方法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同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悉数告知当事人,方便大家随时了解处理进程。当事人在她坚定、坦诚的目光中,慢慢地沉静下来,最终对厉莉的信任占了上峰,当事人留下了诉讼材料,等候处理结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厉莉紧锣密鼓地安排着工作,去被告波峰公司位于宣武区的办公地点调查经营现状,到被告注册地房山区琉璃河镇李庄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向林业局了解相关专业问题,了解北京市法院系统关联案件受理情况,并及时与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协商,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请示汇报。一天在与西城分局协调工作返回单位时,厉莉被告知波峰案件的当事人代表来电询问处理情况,她主动回复,与当事人全面沟通了案件的处理情况,以及案件的应有定性。在经过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解后,当事人语重心长地说:“其实,在经过了这么多部门以后,只有法院收下了我们的材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想,总有一天这起案件所有的受害人都会向房山法院说一声感谢”。
因为心中积淀着对当事人的爱、对老百姓的关怀,厉莉在工作中始终耐心、细致、沐人以春风。在审理一起农业承包案件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争执不下,为了防止证据遗失,庭审中厉莉决定休庭,立即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去现场勘验。勘验现场,从鱼塘的经营种类,到范围四至,从双方签订合同的细节到日后的具体经营行为,厉莉不厌其烦地一项一项与当事人双方进行核对,一整天的时间下来,疲惫不堪。然而,同样经历了一天的针锋相对,按捺不住火气的当事人,最终发展成了肢体冲突。厉莉奋不顾身上前劝阻,却在当事人不经意挥手时被推进了鱼塘。浑身滴水狼狈不堪的厉莉,依然没有放弃做当事人的工作,直到被站在一边实在看不下去的助理强行带回了法院。可是,简单地换了衣服,擦了擦身上的水后,厉莉又投入了调查笔录的整理工作中。当发现疑点打电话询问当事人时,电话那边良久的沉默后,当事人开口说道:“厉法官,在现场折腾了一天,现在都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您还在用办公室的电话和我说案子。好了,咱们什么都不说了,我接受调解方案,我相信,您是真心为我们当事人着想的!”
厉莉常说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关怀,就是要让当事人多一分对法院的信任”,她也正是如此以自己脉脉温情的付出捍卫着献身法律时的誓言。
做传递爱和希望的使者
带着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怀之情,厉莉走进校园,带起红领巾,给孩子们讲法制课,写成长信,领着孩子们参观法院,举办模拟法庭,她成了孩子们眼中亲切的法官姐姐。带着对不可避免地遭受企业改制阵痛的职工的体恤之情,厉莉探索着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的全新理念,企业背后的一个个家庭成了她注目的焦点。两年间,厉莉在北京市18个区县进行“爱心故事”巡回宣讲,上百场宣讲中,有上万人聆听了厉莉的爱心故事,更有数不清的人们从各类媒体上得知了她的事迹,厉莉的爱心事迹将播撒爱、传递爱的信念种植到了无数人的心间。
2010年5月的一天,房山法院民二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来访者,抱着一个大大的盒子,一定要见厉莉法官。原来,这位市民叫张进好,前几天参加了房山区劳模表彰大会。当时,坐在观众席上的张进好听到爱心法官两次为下岗职工的孩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后,深深地被厉莉这种无私大爱所感动,在颁奖典礼上,他情不自禁地用手中的相机为厉莉拍摄了很多张照片。回到家后张进好还在为厉莉的精神感动着,给家人、邻居讲述了厉莉的感人事迹,还从现场拍摄的照片中选取了最满意的一张进行了放大和装裱。当亲手将照片交到厉莉手中时,张进好激动地说:“厉法官,您两次救助白血病女孩儿的事迹太感人了,我不仅要送上我的钦佩与祝福,以后还要象您一样做个爱的传播者”。
厉莉的爱心正如一颗种子,在信念的滋润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这粒种子落入了房山法院这块具有着“团结,进取,奉献”传统的肥沃土壤中,令人欣慰地开出了爱和信仰之花。立案庭干警黄艳霞慷慨资助幼年惨遭黄鼠狼噬咬而毁容的藏族少女进行整容手术;执行庭杜鹏连续四年资助贫困女学生圆梦大学;新闻办白建勇常年捐资助学,已先后帮助了9名孩子,其中最大的一个已经考上大学,领取国家最高奖学金;执行一庭张军挺走进医院为在交通事故中身受重伤的19岁女孩送去救命钱;河北法庭任国斌几十次走进大山为年迈体弱的老人递上赡养费;法警队付天革驱车百公里挽救突发心肌梗塞病人于危急之中……这样厉莉式的干警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作一枚希望的火种,始终燃烧着,散发着爱和温暖的光辉。
在厉莉倡议发起的爱心传递行动中,越来越多地人在她的带动和感召下加入到奉献爱、传递爱的队伍中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厉莉爱心行动志愿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爱和希望无限蔓延。与厉莉一同,志愿团走遍了房山辖区的院校,更走进了高等学府的课堂,给90后的大学生解读青春的真谛和公益的价值;走近了身着橄榄绿的子弟兵,给新战士阐述爱的意义和奉献的使命;走进了制造基地亮堂堂的厂房,给年轻的农民工们讲述生命的意义和奋斗的力量。普法宣传,发放资料,咨询解惑,演出反映厉莉事迹的情景诗剧《爱在天地间》,真情、真意、真心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不禁潸然泪下。而厉莉对爱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讲述,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笔,在承诺板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爱的力量在不断成长壮大。
2011年,爱心团启动了“大手拉小手”活动,那是十几名来自青海玉树灾区的孤贫藏族儿童,就读于长阳阎仙垡完全小学,平时孩子们就住在一栋简易房中,20平米13个孩子,日常的开支完全靠外界资助。当爱心团成员来到时,13个大小不一的孩子端坐在教室中,容貌虽各不相同,但同样的都有着纯真和渴望的眼神。他们静静地听着厉莉的故事,听着厉莉捐献时承受的痛苦和决不放弃的坚持。在随后大家分发带来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时,一个小女孩跑到厉莉面前,轻轻地摸着她的胳膊说,“姐姐,你还疼吗?我给你唱首歌,你就不疼了。”在小女孩嘹亮动人的歌声中,每个人都听到了爱和希望的力量。
厉莉用自己义无反顾的爱心守护着对生命的承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将这份爱心传递地越来越远、越来越广,用其特有的宽容大度、无私博爱、忘我付出和执着追求,换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珍惜和热爱,对付出、对关怀的执着和追求。而她依然秉持着这份爱心、这份责任,在不断前行的路上,将爱和信仰之花浇灌得愈发光彩灿烂。(来源:中国法院网 2011年7月14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