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静深若海 击石有声——记中科院院士张存浩

2014年01月24日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位从美国归来的年轻学子,怀揣着科技报国梦来到这片海滨,来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

  “为新中国而工作”,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一种朴素情怀。那一年,这个年轻人刚刚23岁。

  岁月如歌,六十三载献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春华秋实,一个又一个重大而急迫的国家任务被攻克。报国情怀矢志不渝,科学梦想历久弥新。

  2014年1月10日,当他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全场掌声雷动。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

    放弃留美 报效祖国

    “我有自己的科技梦想。”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多有抵牾,当很多科学家在面对志向“未遂”而心生遗憾的时候,张存浩却说:“我的梦想在国家宏伟的科技规划里非常渺小。”

  1928年,张存浩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幼年的张存浩家住天津,当时正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席卷华北的时候。为了抵制奴化教育,母亲忍痛将当时只有9岁的他送到重庆姑父姑母处继续学业。

  国家羸弱,备受欺凌。此后,他又随姑父姑母辗转于重庆和福建等地。落魄国事、动荡家情,在张存浩心中埋下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的种子。

  1950年,年仅22岁的张存浩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这一年,美国悍然入侵朝鲜,中国志愿军赴朝抗美。

  此时,张存浩敏锐地觉察到,美国很快将要对中国进行科技及人才方面的封锁,“这必将耽误我的科学报国梦!”

  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万千气象同时在强力召唤着候鸟们早日归巢。当年10月,张存浩放弃留美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毅然归国。

  回国后,张存浩在大连分所的“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研究课题是世界热门的“水煤气合成石油”。正式开始了他报效祖国的科研人生。

  建国初期,我国石油十分匮乏,加之国外对我国实施石油禁运,而且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世界石油储量已开采不了多久,纷纷研究从煤或天然气出发,经合成气合成石油的方法。但研究者们却遭遇同样的难题:催化剂积碳粉碎,运行周期只有短短几天。

  当时,大连分所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并“不信邪”。王善鋆在不到一年时间研制出抗积碳的氮化熔铁催化剂。卢佩章发展了气相色谱方法,加上张存浩与合作者推演的元素平衡数据处理方案,使实验数据精度超越国外。

  之后,“不信邪”的张存浩与合作者从流化床小试到中试,一直做到工业实验,取得巨大成功,不仅油产率超过了美国,而且运行周期长达两三个月。

  大连化物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说,这一技术经大连化物所几代人不懈创新与推广,如今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1955年9月,年仅27岁的张存浩当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接见。该成果次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60多年的科研经历,张存浩将它分为5个阶段:几乎每10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他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而其中有个共同目标,就是满足国家需求。张存浩坚定从容地认为:“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为国所需 数次改行

    20世纪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应时所需,张存浩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陌生的领域。

  “对于这一新课题老张和我什么都不懂。既然国家需要,就努力去干,不懂就去学。”何国钟院士回忆道,“老张很刻苦,拼命去学。”

  实验场地在郊区的山沟里,张存浩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吃住都在山沟。当时正值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张,学累了干饿了,张存浩和何国钟就享用一下从午饭中“克扣”出来的窝窝头,之后继续攻坚克难。

  1964年,他们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改革开放后,在与美国科学界人士的一次交流中,美国科学家惊叹道:“没想到中国在20年前就有了这么完美的燃速理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