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时刻心装乡亲的好曼巴

  作为夏河县桑科乡达久滩村仅有的乡村医生,很多人认为旦正草多年行医一定收入颇丰。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为了给病人治病,这位医生还需要自己“倒贴”。

  2009年,为了改善医疗环境,不再在帐篷里看病,旦正草又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加上夏河县卫生局和达久滩村共同筹集来的11万元,终于建成了“达久滩旦正草卫生室”。“虽然条件依然简陋,缺少设备,人手不足,但是和以前的帐篷相比已经好多了,最起码药品能够妥善保存了。”旦正草高兴地说。

  对于这个不足50平方米的卫生室,旦正草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给卫生室增加一个住院室,让远道而来的患者住在卫生室,以便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旦正草说:“我干了十多年乡村医生,今年已近40岁,这么多年她只有一个遗憾:自己的技术能力有限,医疗设备简陋,加之这里偏僻,不通车、不通电,也只能十分有限地解决牧民的就医困难。”

    了解到牧民家里也不富裕,旦正草一直尽力减轻牧民的负担。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医药费她从来都是能少收就少收,甚至免费治疗。如果病人一时没带够钱,旦正草仍是先拿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补上欠款。

  当有人不理解地说旦正草傻时,她总是笑笑说:“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况且我又是党员,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

  医治落后 用知识根除心疾

  “医学只能医治人的疾病,而要根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只有让更多的人懂得科学。”

  时至今日,旦正草依然清晰地记得1998年那次惊心动魄的接生。当时旦正草还是夏河县保健站的一名助理医生,这一天正准备去查房的她突然被几个神色慌张的牧民拦住。原来桑科乡曼玛村一位产妇在生孩子时出现了难产,家人无奈之下只有来到医院找医生。看着病床上痛苦挣扎的产妇,医生的职业敏感告诉旦正草,病人情况危急,而检查的结果更印证了她的判断。

  “病人需要马上转到上级医院治疗”,旦正草建议说。没想到,这个提议却遭到了产妇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告诉旦正草:“我们已经算过命了,产妇和婴儿会平安无事的。”多番劝说无效后,在医疗条件简陋的卫生所,旦正草用尽自己所有的临床生产知识,靠着几年来积攒的接生经验,终于帮助产妇成功分娩。

  产妇和婴儿平安无事,但旦正草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沉浸在迎接新生儿的喜悦中。“当时情况真的很危险,产妇差一点就没命了。很多牧民生病宁愿求签算命也不看医生。”旦正草无奈地说道。

  之后的多年行医生活,走遍草原牧场的她看到了太多牧民因为没有知识,不懂科学,生病不去医院,生活也十分窘困。

    想到了自己正是因为上学才得以走出草原,旦正草决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的牧民家庭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自2003年起,旦正草在行医途中,不断地向牧民宣讲教育的重要性,说服家长积极送儿童上学,接受正规的教育。然而很多牧区家庭生活窘困,即使不高的义务教育费用承担起来也有困难,犹豫不决。于是,旦正草先把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22000元现金,无偿捐献给自己的母校--桑科乡寄宿制小学,随即又成立了“旦正草助学金”,用于鼓励考上大学的桑科村孩子们。

  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

  在旦正草的不懈努力下,原来那些思想顽固的牧民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旦正草医生是真正为大家好”,纷纷将子女送入学校。从2009年桑科乡仅有1个孩子考上大学、领取基金,到2011年共有19人考上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草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旦正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解囊。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更多的孩子能上大学,我就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 

  旦正草的努力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她先后获得了“全国最美女乡村医生”,甘肃省“首届道德模范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荣誉面前,旦正草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在她看来,“这没有什么,我是共产党员,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应该做的。”旦正草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走出草原,学成后归来,哪怕只有一个、两个,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和她一起守卫牧民的健康,用知识改变达久滩草原落后的面貌。

  达久滩村至今还没有通电,也没有通班车。旦正草的孩子在县城生活,母子俩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

    面对这一切,旦正草依然愿意生活在此,她说:“很想儿子,但这边病人多,我不能离开,牧民们需要我。” (来源:中国青年网 记者:刘敏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