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贵在捧出一颗真心
在广东省军区教导大队新兵营采访,带兵骨干们给记者展示了两张《带兵工作卡》,一张印有《新兵工作总体目标要求》,譬如大队提出的 “政治觉悟高于往年、训练质量优于往年、教育管理严于往年、整体素质强于往年”的目标;另外一张卡,则是《新时期科学带兵方法谈》,具体为33个“其”和“十要十忌”的三字诀:“暖其心、稳其绪……”
“这是我们大队曾山政委的带兵工作体会,他经过归纳总结提炼为 三字诀 ,通俗易懂,易记管用。这个 三字诀 我们看了很受用。”带了两年新兵的新兵二连指导员刘翔兴奋地告诉记者。
那么,带兵骨干在新战士心目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印象呢?调查显示,带兵骨干得到了新战士的高度认同。其中,63.3%的选择 “生活上比较关心、训练中比较严格”,53.5%的选择“平易近人、比较亲切”,只有4名新战士选的是“高高在上、难以接受”。
座谈聊天中,二连女兵排排长林子鸣对记者说:“带兵贵在带心。要带好新战士要求战士做的,自己首先做好,不让战士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学会融入战士之中。新战士并不需要你给予他们多少,有时候,训练场上班长多一个微笑,就能激励他们完成好一个训练动作。”
陌生的部队环境和严格的纪律约束,让很多战士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感。该大队要求带兵骨干们严格落实 “文体活动看是否热情参与”、“一日三餐看饭菜是否可口”、“夜间查铺看睡眠质量高低”等“七个要看”,特别对一些想家、受到批评、训练跟不上、环境难适应、心理反差大的新战士,带兵骨干都及时靠上去做工作,搞好思想“解压”和心理疏导,“吃饱了没有?”“穿暖了没有?”“感冒好点了没有?”这些简单的关心和问候语,胜过长篇大论的思想教育说教。
对此,一连八班班长雷鸣有着更深的感悟:“新战士来到军营这个陌生的环境,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需要帮扶、引领。作为新训骨干,训练时,就要不厌其烦,耐心施教;生活中,就要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去关爱每一名新战士,他们就能迈开大步走好自己的 兵之初 。”
雷鸣所带的八班新战士小郑参加3公里考核,扭伤膝盖,行走不便。雷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半个多月时间里,雷鸣每天坚持白天给小郑打饭,晚上给小郑擦活络油,有时上厕所时都是雷鸣背着去。在雷班长的悉心照顾下,小郑的膝伤慢慢得到了康复。伤好后,小郑激动地拉着雷鸣的手说:“班长,谢谢你,你比我的亲哥哥还亲。”
记者了解到,该大队管理新训骨干非常严格。大队党委明确要求骨干们做到“五个在前”:“学习教育走在前、训练课目练在前、累活脏活干在前、条令条例严在前、面对利益让在前。”据该大队莫大队长介绍,这“五个在前”让新战友们看到了骨干的表率作用,这就像一道无声的命令。
为了在新训工作中体现公平、公正,让每一名新兵都在组织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大队领导要求新训骨干做到“六个一样”:同乡异域一个样、学历高低一个样、城镇农村一个样、出身贫富一个样、有无关系一个样、年龄大小一个样。
新战士刘柏杰是一名孤儿,家庭条件异常艰苦,但没有任何人对他“另眼相看”,相反,得到的关爱比普通的战士还多。
调查显示,虽然部队生活和入伍前有着太多的不同,但新战士已经逐渐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新战士陈绮婷说:“带兵骨干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培养我,我们不好好学习训练、严格要求自己都会感到内疚。”
而面对 “部队规定对互联网和手机限制使用,你如何看”这一道选择题,55.6%的新战士选的是 “坚决服从部队规定”;26.0%选择“一开始不接受,现在已经适应”;25.3%选择“部队训练很辛苦,早已把这些事情忘记了”;只有10名新战士选的是“特别不适应,部队管理不够人性化”,仅占7.1%。
新战士入伍一段时间了,他们是比较喜欢部队严肃紧张的生活节奏,还是怀念过去的自由生活呢?对此问题,49.4%的新战士表示 “喜欢部队,因为可以锻炼人”;40.1%说“既来之,则安之。有点不适应,但还能接受”;9.6%的新战士表示 “不喜欢”,因为“有点压抑”。
都说现在的新兵思想活跃,问卷调查确实能够反映不少新战士的真实想法。比如,有的新战士希望“多一点休息”、“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有的表示“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虽然训练很苦,但是多一分坚持就多一分收获”,等等。这些想法看似简单,但比较真实地表达了新战士们的心声,我们带兵人从中能感触到什么吗?
面对“假如明天战争来临,你如何选择”这一道选择题,86.6%的新战士选择“保卫祖国,义无反顾地上战场”,证明他们已逐渐打磨出兵的刚毅、血性——
一步一个脚印练就过硬本领
新兵入伍训练,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源头。转眼间,新训两个月已经有余,战术、投弹、队列等训练质量到底怎样呢?
听说新战士“最怕体能训练”,但记者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设计了一道题目:“引体向上、3公里等体能训练,你能够承受吗?”
50.7%的新战士选择 “一开始接受不了,现在已经能够适应”;52.8%的新战士选择“还好,能够咬牙坚持”;另有6.3%的新战士选择了“训练强度大,有点受不了”。
“受不了”还真仅仅是“有点受不了”。记者在该大队训练场看到,所有新兵个个摩拳擦掌,人人在训练中不甘落后。在新兵营组织的小型比武竞赛中,参赛的新战士竭尽全力、奋勇向前。
长跑是二连三班新战士黄凯的一个弱项,在3公里竞赛中,为了不给班排成绩拖后腿,他咬紧牙关,在班长张继贺的鼓励下坚持跑完全程。最终,二连三班凭借综合成绩总评全营第一,全班新战士的胸前都挂上了“尖刀勇士”徽章。
就此,该大队莫大队长告诉记者:“大队严格按照 源于大纲、严于大纲、细于大纲、 的要求,严格执行 手榴弹投掷 、 战术基础训练 、 3000米跑 成绩评定调整的最新标准,全面铺开重难点课目训练。同时,坚持做到不让一个新兵带着思想情绪上课堂和训练场,不让一个入伍课目训练出现漏项,不让新兵学习教育阶段受到保障质量的冲击和影响,不让一个新兵受训练伤,以确保新兵教育训练的健康发展。”
那么,这些在家极少干过体力活的新战士,是否能够承受部队高强度训练呢?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大学生女兵刘海婵,在一次爬战术的比赛中和连长肖杰“PK”。虽然刘海婵用时21秒,最终以一秒之差输给了肖连长,但她却自豪了好几天,因为她的成绩比大纲规定的女兵优秀标准提前了11秒。
“新训以来,连队组织过3次综合考核,刘海婵两次夺得第一,一次是第三名。作为一个老兵,我的训练成绩都没有她好。”身为刘海婵所在班的班长,肖燕清一讲起自己手下这员“猛将”,一脸的得意。
而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大、新鲜感的消退,个别新战士产生了厌训、惧训心理。为此,该大队及时通过板报、橱窗、网络等形式,大力宣扬新训尖子和先进单位,积极鼓励新战士向精武标兵学习、向训练尖子看齐。他们还组织新战士上台重温入伍时对家人的承诺,引导大家在自我教育中反思奋进。两个月来,各新兵连广泛开展了“讲战斗故事、看战斗影片、唱战斗歌曲、喊战斗口号、编励志短信”活动和“六比”“六互”评比竞赛,让新战士自觉接受战斗氛围熏陶,催生战斗打赢意志。
10月底,“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某特种大队士官宗道辉,专程来到该大队训练场和新战士们“传帮带”。当问卷调查问到“你是否想当宗道辉一样的士兵”,选择“很羡慕”和“有点羡慕”,“想在部队成长为他这样的士兵”,分别占到61.4%和34.6%。不过,也有16.7%的新战士选择“不羡慕,我有我自己的当兵理想。”
窥一斑而知全豹。说到“当兵理想”,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假如明天战争来临,你如何选择?”
调查显示,86.6%的新战士选择 “保卫祖国,义无反顾地上战场”,而选择“不喜欢打仗,还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下比较好”和“从未想过这方面问题”的新战士寥寥无几,仅分别占到5.0%和5.7%。
“练就过硬本领,随时奔赴战场”、“祖国需要就是我的选择”、“选择军营无怨无悔,敬业尽责勇争第一”……记者在新兵营的墙报上看到,每名新战士都张贴出自己创作的“格言警句”。
“听吧,新征程的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新训场上,《强军战歌》的雄壮旋律在久久激荡;“猛虎一连,勇往直前!”“尖刀二连,冲锋在前!”“训练场就是战场,看我的,跟我来!”……新一季的比武竞赛正拉开战幕,该大队通过大张旗鼓的组织训练比武,授予优胜单位“训练之星”、“猛虎勋章”等称号,表彰成绩优异的新战士为“尖刀勇士”,并给其家庭寄喜报家书,持续激发新战士为军人荣誉而战,为团队胜利而拼的战斗精神。
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多数新战士从踏进军营那一刻起,在风吹日晒中逐渐打磨出了兵的刚毅和血性,已经开始不断校正自己的成长、成才坐标,一步一个脚印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强军路上的最美追梦人!(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