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领到新发的饭盒,难掩激动心情。
那么,要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究竟需要多大的支出呢?为此,方坤友曾做了一个预算,如果按照一个米饭一个鸡蛋一个素菜汤一个荤菜的标准计算,预计每个孩子每天将花费2.3元,169个学生,按照每月22天计算,一年的开支预计5万元。
午餐问题困扰了几代人
这两日,一个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的“免费午餐计划”正在进行,一场救助也随之席卷而开,黔西县中建乡红板小学、花溪镇沙坝小学先后得到资助,孩子们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
其中,由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凤凰周刊、新浪微博等十余家主流媒体联合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4月2日在贵州黔西启动,花溪乡沙坝村的169名孩子,第一次吃上入学以来第一顿美味午餐。
4月2日早上7时许,支持“免费午餐计划”的十余家媒体同仁,与贵州籍女艺人孔维一起,冒雨赶往第一所试点学校沙坝小学,为孩子们准备第一顿免费午餐,让169名孩子开心度过。
从贵阳出发,行驶一百多公里的贵毕高速公路,抵达黔西县城,再绕行两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两旁杜鹃花、油菜花、桃花、映山红等山花烂漫,沿途道路崎岖坎坷。随行的四辆车中,一辆吉普车爆胎,另一辆面包车险些翻落千丈深沟,道路之难之险让同行的媒体同仁无不感叹。
中午12点过,沙坝小学的169名学生都聚集在操场上,大家自觉地排好队,踮着脚,一直往已改做食堂的学前班教室好奇地看去。
孩子们正在排队等候。
孩子们知道,这是个特殊的中午,他们中的大多数,即将迎来自己上学后的第一顿中午饭。
在领了一个崭新的不锈钢饭盒后,罗培祥走到了盛饭菜的阿姨面前,一份米饭、一个煮鸡蛋、一勺酸菜炒肉、一勺烧土豆,一勺白菜汤,罗培祥的双层饭盒塞得满满的。
领到饭菜后,他和弟弟罗培林以及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可孩子始终没有去动饭盒中的鸡蛋,“鸡蛋明天吃。”罗培祥对着弟弟罗培林说。听他这么一说,其余孩子赶紧将鸡蛋放进衣兜,还腾出一只吃饭的手,紧紧地护着衣袋。
孩子们很快将饭盒里的饭菜吃完,所有孩子的饭盒都吃得干干净净。这顿简单的午饭,孩子们吃得很开心。吃完后,他们又小心仔细地将饭盒擦洗干净,紧紧地抱在胸前。
当地的村民对孩子吃上午餐的场景感到好奇,很多凑过来围观。村民说,因为这里穷,孩子们住得远,午餐问题困扰了几代人,“能让孩子吃上午饭,我们也减少很多担心”。
让“免费午餐”走进每一所贫困小学
午餐吃完后,“免费午餐计划”发起方代表和校长、老师仔细核对免费午餐的成本控制和执行流程。米多少钱一斤,油多少钱一斤,鸡蛋多少钱一个,一顿饭需要多少煤等问题都被提上议程,来自北京的律师张益华律师做了现场见证,双方签订协议。
沙坝小学的孩子们开心的吃着“免费午餐”。
根据协议,活动发起方将源源不断提供资金支持,校方接受外界的监督,保证“免费午餐计划”持续的进行。
“只要沙坝小学在,免费午餐就要继续做下去。”活动发起人之一、媒体人邓飞说,目前通过淘宝网友捐赠、深圳一家企业的爱心基金,活动发起方已经募集了300多万资金。邓飞说,以后,“免费午餐”的模式要进一步规范化,鸡蛋大米油盐由镇供货商供应,蔬菜校边采购,所聘的厨师接受老师、家长监督,食堂办好卫生许可,确保食品安全。今后每个学校“免费午餐”每月的账单要上网公布,接受网友和媒体监督,确保募集来的钱全部花到孩子身上。
“免费午餐”计划在沙坝小学只是一个起点,还需要团结更多人来参与此事,让“免费午餐计划”走进每一所贫困小学。
4月2日晚,“免费午餐”募捐平台正式挂靠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旗下的“多背一公斤公益基金” (http://www.51give.org)名下,截止记者发稿,短短40小时,已募集资金达16万之多,“创造了小额度捐款的奇迹。”邓飞说,他要保证每一份钱都要花得透明,都要花到孩子身上。
为了推行“免费午餐计划”,邓飞说,他将联合全国500家媒体代表组成一支慈善力量,由媒体来发起,媒体从业人员来充当志愿者。他认为,媒体人士见多识广,能够迅速收集信息,此外媒体人可以迅速与慈善资源对接,帮助到可以帮助的人,同时在监督和公信力方面也将得到最大的体现。
日前,该媒体同盟已初步形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有10名记者参与其中,共同推进“免费午餐计划”。(据华声在线)
罗培祥、罗培林两兄弟拿着新发的午餐饭盒,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