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正式开始运行(组图)
2011年04月8日
    当城市里一些家长在担心孩子会营养过剩的时候,中西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为能不能吃上午饭而发愁。
    近期,贵州、广西、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小餐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4月2日,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凤凰周刊等十余家主流媒体联合发起的“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正式开始运行,黔西县花溪镇沙坝小学成为第一个试点学校,成为“免费午餐”的样本。
    中午吃不上饭 “很平常”
    黔西县山区学校万余名师生,因学校没有食堂,很多孩子天不亮在家吃了早饭后,要等到天黑才能吃上第二顿饭,学生们饿了渴了就跑到教室外灌一肚子生水。
    因离县城最远,这样的问题在花溪乡尤为突出,“饿!”孩子们都这样说。
    1日早上6时许,5岁的双胞胎兄弟罗培祥、罗培林像平常一样,起床后揉揉惺忪的眼睛,早上吃些玉米饭,伴着咸菜,再咕噜几口生水,就准备上学了。一旁的父亲罗国良不断叮嘱,“多吃点,免得中午饿”。
    罗培祥、罗培林的家位于上坝村,离他们所就读的沙坝小学有4公里远,步行要一个多小时,这一天,好在没有下雨,罗培祥、罗培林可以自己赶路,如果是雨天得要爸爸接送。
    走在乡间的山路上,两人一路蹦跳,晨露打湿双脚,身高不足90公分的他们不足油菜花高,在油菜花中若隐若现。
    中午12点,沙坝小学放上午学后,孩子们不是吃饭,而是涌向操场追逐、嬉戏。有些同学拿出烤土豆,干玉米,看着他们嚼动的嘴,弟弟罗培林咽了一下口水,走出教室。
    他觉得有些口渴,就走到操场边的大水桶前,弯着腰,踮起脚尖,利索的拿出比脸还大的水瓢,猛喝几口,冰冷的水灌进领口,他打了个冷颤,用衣袖抹抹嘴,太饿了,又多喝了几口。
 
    罗培祥、罗培林两兄弟渴了,喝口冷水。
    午餐,是断然不敢想的——学校没食堂,有些家近的同学回家吃饭了,偶尔有些家远的带些干粮或在校门外能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垃圾零食。罗培祥、罗培林也没有钱买。家里收入全靠父亲种点玉米地,没有多余的钱让她们买零食吃。
    去年,两人到入学年龄,家里因捉襟见肘,无法承担一百多元的学费,迟迟不到学校报到。罗培祥、罗培林的学费还是学校老师募捐的,大概300元。 “家里太困难了,他们的妈妈挨不住穷就离家走了。”罗某某说,自己只能在家种点玉米,偶然帮别人打点短工,一年不超过3000元。
    在当地人眼里,学生中午不吃饭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天吃两顿饭、一周吃不上一次肉是许多家庭的常态。
    位于沙坝小学校舍后方10米处,有一个两间的茅草屋里,生活了7个人,这就是11岁黄远桃的家,家中还有4个姐姐,爸爸黄有才为了希望有一个儿子,生了4个女儿。
    “我家虽然近,但是还是一天吃两顿,经常吃不饱。”黄远桃说,每年有几个月,家里都缺粮食。
    走进黄远桃的家,屋内昏暗,隐约从窗户塑料薄膜破口处透过几缕光亮,屋内弥漫着一股浓重而刺鼻的煤气味,沿墙摆放着三张睡床,这是兄妹5人睡觉的地方。记者拜访时,黄远桃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他自己正不停用手指拨弄着灶炉上干枯的橘子皮,一言不语。
黄有才满眼血丝,面部通红,正经受疾病的折磨。
    黄有才面目通红,眼眶中满是血丝。正经受灾难性的病痛折磨。2006年,黄有才患上了肾功能衰竭,身体每况愈下,这个45岁的魁梧男人干不了体力活,眼巴巴的看着这个家庭变得更加贫穷,却力不从心。祸不单行,不期而至。黄有才20岁的大女儿黄远娇身体也抱恙,经诊断为胸腔积水,经常呼吸困难,并伴有呕吐、眩晕等症状,再加上长期吃不上饱饭,已日渐消瘦。
    沙坝小学校长方坤友曾多次为学生们的午餐问题犯愁,但苦于资金、物质的匮乏,更多时候只能“有心无力”。方坤友说,他曾对没有吃中饭的学生做过统计,全校169名学生中,有104个学生是没有午餐吃的,“上学需要花费40分钟,中午只休息两个小时,如果孩子在路上耗费一个半小时以上的,就不能正常用餐了,这样的孩子也基本不会回去用餐。”
    方坤友有些无奈,有些孩子只能带一些玉米或冷饭。他举例说,如果下午有体育课,哪些孩子有没有吃饭就会直接从状态上体现出来,吃饭的孩子上课会表现积极一些,没吃饭的孩子一般不想动。
    幸福显得如此遥远,其实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出奇的简单,只是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