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

碧桂园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扶贫项目

    赈灾帮扶——希望为社会做的更好点

    杨国强对待财富总是很淡然,“我觉得,今天我所拥有的财富只是社会财富交给我保管的一部分。现在,我的工作不是为了拥有这些财富,而是为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杨国强执掌的碧桂园并没有豪华气派的办公楼,与其开发的项目相比,碧桂园总部显得非常局促和“小气”。然而,在重大灾难和同胞困厄面前,杨国强和他的碧桂园却始终在第一时间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践行企业家的使命。正如杨国强为碧桂园选择的企业使命——“希望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来袭,碧桂园上下总动员,第一时间投入赈灾帮扶的行动中。当杨国强通过广播得知汶川全县有近14000名学生因校舍毁坏而无法上课时,随即致函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动请缨,表示愿意个人捐资接收1500至2000名灾区师生到碧桂园旗下连锁学校异地复课。“教育不能等,孩子的未来不能等”,杨国强表示,“碧桂园有学校资源,我们就出学校。重建学校需要时间,异地复课即时就能上课。”

    桑坪中学,汶川最大的初级中学,1400多名师生,跨越数千公里路程,在广东整建制的涅槃重生。从汶川到成都,从成都到广州,再从广州到顺德,再到江门五邑碧桂园学校,川粤两省开始了一场大接力;汽车转火车,火车转汽车,1400多名师生穿越震区的伤痛来到岭南侨乡。

    至今碧桂园人回忆起2008年的那场“川粤大行动”,依旧感慨万千。桑坪师生带着震后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痛,告别了满目疮痍的故乡,迎接他们的是碧桂园人细致入微的接待、等待他们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杨国强和他的碧桂园深深地懂得,慈善不是简单的捐款了事,更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到心理情绪的疏导;从学生的课时安排,到课余活动的策划;从教职员工的日常生活,到安排亲属来粤以免除后顾之忧;从师生们春节回川探亲的筹划,到离开碧桂园时拿到的特别“红包”……碧桂园上下十多个部门联动,由集团高管牵头总协调,杨国强亲自掌舵。

    在随后一年的相处中,杨国强这个地产“大鳄”,在桑坪师生的眼中如同自家的长辈,平易和蔼,普通善良。“施比受,更有福”,杨国强谈起为这帮汶川孩子所付出的心血时,只是淡淡地表示,“希望为社会做的更好点”。

    在整个赈灾帮扶的过程中,碧桂园大家庭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资约5000万元,这里既包括碧桂园集团的捐赠,还有碧桂园全体员工的慷慨解囊,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碧桂园业主的善款。

    杨家父女在慈善上更是一脉相承,二女儿杨惠妍在震后捐资1000万设立“汶川地震孤儿救助基金”,帮助灾区孤儿健康成长和继续学业。杨国强在聊起自己女儿时,总是很兴奋地谈起九年前的往事,“我的孩子非常优秀、心地善良。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就是她‘催促’的。她那是才20岁,还在读美国读大学。她在电话里和我说,‘爸爸你不是要给受困与贫穷的优秀学生建一所最好的免费学校嘛,这是好事,为什么还不做’,这个电话很重要,也让我很感动。”

    在杨国强办公室的小型会议桌前,一直挂着德兰修女的几句语录,她也是他最尊敬的人。头三句话是“即使你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杨国强一直把今天的成功归功于改革开放的阳光机遇和社会的佑助,他相信这个社会的明天会更好。在他的慈善“理想国”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已成为信仰,爱心在传递,感恩在传递。(据新华网)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