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纪念中学
教育捐助——奇迹凝聚无数心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教育梦想的实现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然而,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的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却仅仅创办不到九年,就已成绩傲人。翻开校史册,近六年的高考成绩简直是很多学校都难以企及——本科上线率近乎100%,重点大学上线率稳定在86%以上,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2002年,国华纪念中学在顺德创立,它的招生标准从诞生之初就与众不同——每年面向全国招收200名成绩优异、品德优秀却又受困于贫穷的孩子;它的办学模式更是独一无二——学生从考入国华纪念中学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其学习、生活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国华中学承担,甚至家庭成员有困难时都能获得捐助;然而,它的创办者在学校成立的五年时间里却始终蒙着神秘的面纱——媒体和公众仅仅知道,这是一群活跃在珠三角的热情如火的创业者,是广东顺德一批真心实意想回报社会的企业家。
直到2007年碧桂园上市后,杨国强耗2.6亿元巨资创办国华纪念中学才被公众所知。作为创办人的杨国强在谈及国华纪念中学时,却只有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恩传递和肩头的责任,“小时候,家庭一贫如洗,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没钱,差点要退学,是国家免了我七元的学费,还给了两块钱助学金才得以完成学业。尽管是小小的七块钱学费和两块钱补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育人不易”,在国华纪念中学校长季德华的眼中,国华中学如同杨国强慈善实践的教育“理想国”,“这里给那些在贫穷的苦海中挣扎前行,有志而无奈的年轻人插上梦想的翅膀。杨国强要求国华中学的学生‘从拥有知识开始,继而拥有高尚的品格和灵魂,以建设国家和回报社会为终点’”。就是这样一个高中没有毕业,没有学过一点教育理念的杨国强,却开辟了一片富饶的教育土壤。至今已有五届六百余名国华中学毕业生带着“感恩传递”的信念,走进一所所高校,并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或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国华中学的橱窗里,贴着历年学生毕业的集体合影,甚为低调的杨国强和他的家人年年都在,孩子们簇拥在周围。这样的场景在碧桂园公司的合影里,几无可寻。“他高兴了会来国华,他郁闷了也会来国华。他与国华中学的每个学生都谈过话,这儿是他的一个精神居所”,老师谈论起杨国强,如同一个可敬的长者。
今年4月,杨国强与在京25所高校读书的国华纪念中学的孩子们相约北大促膝交谈。“孩子们都长大了,更加自信了、阳光了。他们经过在国华中学的三年磨练,完全转变了”,杨国强说起国华的这帮孩子,满脸洋溢的都是幸福,“国华纪念中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背后凝聚着全体国华人无数的心血”。
十多年来,杨国强就这样不求名、不求利,只因“曾受助于社会,当以奉献社会”,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慈善梦。1997年杨国强隐名埋姓设立了“仲明奖学金”,每年捐赠100万元帮扶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自2006年起每年捐资提高至200万元,13年来有5300多名学子受益;2007年杨国强又建起了纯慈善、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退伍军人提供职业教育,并成为全国退役军人职业培训和就业示范基地;杨国强还捐资6000万在北大清华设立“国华杰出学者奖学金”、捐资3000万在中山大学设立“国华讲座教授基金”、捐资1000万在暨南大学设立“国华教育基金”……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以前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们亲朋之中也没有当官的,我一步步走到现在,就是对人好,对社会好。”杨国强对爱心和责任的传递仍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