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雷锋"的哥姚洪波
2012年11月20日
山东威海市的姚洪波开出租车10多年来,行程240多万公里,把文明和爱心播洒了一路:免费服务军人、残疾人、老人2800人次,捐款9万多元,做好事1800次,义务献血9000多毫升,被人们称为“雷锋”的哥。
1997年,姚洪波和妻子双双下岗后借钱买了辆出租车,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姚洪波天生就是个热心人。开上出租车后,尽管有一身饥荒,但看到有困难的人,他总是尽自己所能,热心地帮上一把。每当遇到受伤得病的人,姚洪波都免费给他们送到医院。
2001年的一天,正在行车中的姚洪波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的另一端传来求助的声音:“我姓宫,不久前因车祸造成双下肢瘫痪。我要到北京康复中心去检查,想租用你的车。”姚洪波放下电话立即赶到患者家中,决定免费送小宫去北京看病。
姚洪波为小宫想得很周到,为了使小宫省去在北京的住宿费用,决定晚上启程。他回家叫上爱人姚新霞,连同小宫的父母,连夜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路上,姚洪波夫妻二人轮换开着车,第二天上午10点就赶到了北京康复医院。
北京康复医院里上下很不方便,小宫的父母年纪大了,扶不动体重90多公斤的小宫,姚洪波就搀着小宫,挂号、排队、就医。有时还要把病号背在身上,登上爬下地检查、上厕所。等检查完后,已是下午两点多了。
姚洪波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返回。但求医心切的小宫听北京康复医院医生说,东平县的一家专科医院专治这种病,就急着到东平去求医。姚洪波二话没说,驾起车又向东平县奔去。此时,他已是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困至极时,就用手拧一拧自己的大腿、用巴掌抽一下自己的嘴巴,向头上浇一浇矿泉水,继续赶路。晚上十点多赶到东平时,他几乎虚脱,好长时间没能从车上走下来。
姚洪波先后拉着小宫三赴北京,两赴东平,行程8000余公里,却未收过小宫的一分钱。
一次,姚洪波从水疗中心拉上了一对老夫妇。从交谈中得知,老人是荣成农村的,大爷因脑萎缩偏瘫来威海治疗,因家庭困难住不起院,就住在大岚寺女儿家,每周到医院扎针2到3次。老人下车后,姚洪波搀扶着把老人送入家中,并主动和老人约好每次去医院扎针的时间,免费接送他们,一直坚持了半年多,从未间断。
姚洪波认为,爱就像一桶水,如果大家只取不予,爱会越来越少,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到处都充满着爱。所以,他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却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更多的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2000年重阳节,威海市老年协会在人民广场举办庆祝活动。开车正走到这里的姚洪波停下车走进广场,在征得主办单位同意后,我拿起话筒对老人们说:“我是威海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车号是鲁K8788,从今天起,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坐我的车一律免费。”从那时起,他的车上又多了一块“敬老助残车”的牌子,老人和残疾人坐车全部免费。
2001年秋天,姚洪波在收音机里听说乳山市大孤山敬老院收养了一名孤儿,上不起学。第二天,他就带着1000元钱和一些学习用品赶到大孤山,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以后还经常带着钱、学习用品和食品去看望他。团市委开展关爱贫困学生活动,他一下子捐出2000元。10多年来,他为帮助贫困学生,先后捐出3万多元。当得知荣成市有一对残疾夫妇家里生活困难后,姚洪波就买了大米、食油,又带上800块钱去登门看望,并与这对夫妇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
姚洪波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和慈善活动。东北水灾、南方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他都踊跃地捐款捐物,用自己的一份爱心来帮助灾区人民。2007年,威海市交通局奖励给他5000元钱。听说荣成市前荫子村姚振德两个儿子上大学,家里困难有病没钱治时,立即拿出2000元送给姚振德治病。“八一”时又拿出2000元拥军,剩下1000元,便给自己老家的老党员每人订了一份《威海晚报》。
姚洪波为家长会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车辆、钱款,还有自己浓浓的鲜血。
2003年的一天,姚洪波行车时发现在华联广场附近停着一辆“流动献血车”时,就主动走车询问有关义务献血的事宜,并当场献出了200CC。从那以后,他每年都义务献几次血,并获得了威海市义务献血金质奖章。当得知有的病人需要造血干细胞时,他又在志愿捐献造干血胞的报名册上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08年5月,以姚洪波名字命名的“洪波爱心车队”成立,现在有70多辆出租车加入。“洪波爱心车队”行驶在威海的大街小巷,把爱聚成了洪流,流向每一个需要爱的人。(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