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果树送牛羊 有人说他缺心眼
几年后,村民们开始相信刘正亮了。他申请到一个国际助残机构资助的两万元资金,帮廖元星家盖起了一栋二层楼的房子,自掏腰包资助布尧屯一个小孩读书,还买羊给村民饲养。1999年以后,他住进了廖元星家,如果没有演出等特别的事情,就呆在伏琴村搞扶贫。
刚开始,刘正亮花1.2万元买了50只羊,准备送给一些村民饲养,拉回到村里只存活7只。“没经验啊,被卖羊的骗了,买回来一大堆病羊”。
后来,他又多次买羊回来,送出去一段时间以后,就有村民找过来:“老刘,你不该把羊送给×××养,他拿去卖了换钱啦,还不如送给我来养。”如此反映的人有很多,刘正亮也见到几户受助者家里确实没有羊了,但他没去追问究竟。
2009年,一名苏姓村民说要买地种果树。刘正亮汇给他两万多元钱后,就外出拍电影了,没顾得上这事。后来,有村民说,苏某拿钱买了羊,又把羊卖了去赌博,全输光啦。不少村民认为,苏某是故意骗钱的。刘正亮倒没说什么,还是一如既往地买羊,送给村民饲养。
有少数人认为他傻,缺心眼。但刘正亮不以为然,他说:“我资助一个人,是给他机会,不能把握是他自己的损失。”他不因为出了钱就要求别人做成什么,“谁都有可能失败,别给他太大的压力”。
进村转一圈 到处听到“老刘,你好”
刘正亮手机里存着一个名字,“放狗咬两个学生”。旁人乍一看觉得很奇怪,其实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事。
村民廖尊瑞为供两个孩子上大学,曾借过世界银行小额贷款。还款期已过,廖尊瑞仍无钱还。被追得急了,他放出话来:“谁再来要钱,我放狗咬人!”被一些镇干部称为刁民。
刘正亮让廖尊瑞先去村里借几千元钱,没想到对方很快搞定。“这么快就能借到钱,说明他有人缘,人品也不错,值得帮。”刘正亮发现廖尊瑞贩牛很厉害,借了5000元钱给他做资本。
5月23日下午,记者在村道上遇到廖尊瑞,他养了一只种羊,每年卖羊羔赚钱。
说起“放狗咬人”的旧事,他不好意思地呵呵笑。“多亏了老刘,这么多年他在我们村帮了很多人”。
沿村道前行,一路上不少人热情地打招呼,“老刘,你好”。在一处山边,突然冒出几声清脆的声音:“老刘,老刘!”抬头一看,几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在树丛中使劲地招手。
记者很惊讶刘正亮有如此高的人气。孩子们说,她们都是跟着大人叫的。老师教育学生们:“你们不能叫老刘,要叫刘爷爷。”有一两个孩子改口,但觉得很别扭,还是叫“老刘”。
如今遇难题 他希望有人帮解决
5月23日上午9时许,伏琴村古楼屯一口大水塘边,几名妇女在洗衣服。刘正亮的出现像是捅了马蜂窝,五六个村民越过田间小道走过去,情绪十分激动,“我们的水都不够用,你以后不要再来了”。
因为帮一家外资公司创作歌曲,他认识了这家公司的董事局成员,并成功引资30万元,在昌一屯修建扶贫引水工程。上游的古楼、那柳、那查三个屯有一处泉眼,接上水管,白哗哗的泉水即可流入下游村民家。看似简单的工程,却折腾了很久,主要是上游三个屯的村民反对:将水接走,上游的水就不够灌溉了。
就这样,去年4月开工的项目,一直拖到今年5月还没完工。“还差一天的工期,就可将水管全部接好。”刘正亮遗憾地说,可这一天无限延期。
刘正亮请当地村民帮协调,镇政府也出面做工作,但一直没有效果。
“他哪里是扶贫啊……我们村的路没有修好,他怎么不帮忙?”23日上午,面对记者时,那柳屯的廖元福说出了大实话。原来,三个屯的村民都认为刘正亮能耐很大,希望通过他解决通屯的水泥路问题,泉水的多少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刘正亮一直希望从人情和法理方面来引导,解决好引水工程的问题,村民却不吃这一套。由引水工程牵扯到修路的事,实在令刘正亮为难了,他目前没办法弄到那么多钱。
“拜托你啦,帮招募一两个懂壮话的八桂义工,去劝说村民。”记者离开坡造镇时,刘正亮还不忘叮嘱。(南国早报 记者 唐志强 文/图)
靠拐杖行走的廖元星靠刺绣挣点钱。刘正亮试图将他推向网络,取名“中国第一作绣男”,他脸皮薄没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