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33年爱的坚守 乡村女教师和她的三座"桥"
2013年09月09日
9月2日,是重庆云阳县桑坪镇兴梨村小开学的日子。一大早,六个年级的48名学生便齐刷刷地出现在校园里,一个都没有少。
这是一件很让人吃惊的事。要知道,全长近20公里的兴梨河,蜿蜒盘旋,将村中的几十户人家分割成了一个个孤岛。村里大多数孩子上学,都必须过河。当天凌晨的一场大雨,让原本温顺的河水变得湍急。
“怕啥?过河有桥呢!是王老师带我们修的,一共有6座哟!”村民告诉我们。
他口中的王老师,是52岁的王广贵,一位在村小扎根了33年的女老师。
“修桥的事硬是一点都不能耽搁了,学生们蹚水过河太危险了!”
背孩子过河差点被洪水卷走,女老师带头修起了6座石板桥
王老师为何要带着村民修桥?事情还得从33年前说起。
1980年,梨花盛开的时节,19岁的王广贵成了兴梨村小的一名代课老师。从小就在当乡村教师的幺姨身边长大,又在幺姨资助下上了高中的她,耳濡目染,从报到那天起,就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
所以,当她发现连日降雨,让兴梨河河水陡涨,一些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蹚着河水走向对岸时,没有丝毫的犹豫,她抢步上前:“来,老师背你们过河!”
这一背,就是22年!
22年里,先后有近千名学生趴在王广贵的背上蹚过兴梨河。与此同时,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脸庞。在这一过程中,她不止一次萌生出在兴梨河上修桥的念头。2002年春末夏初发生的一件事更坚定了她的决心。
这天下午,黑松岭上黑云翻滚,电闪雷鸣中暴雨倾盆。放学时,兴梨河水流已经变得湍急。和学生手挽着手来到河边的王广贵,抓紧时间背孩子过河。五分钟、十分钟……孩子一个接一个被送到对岸。
这时,水流愈发湍急,水势越来越猛,已经没过了大腿。“还好,只剩一个孩子了”,王广贵咬咬牙,背着孩子向河对岸挪动。
眼看河岸就在眼前,王广贵加快了脚步,却不小心一个趔趄向水中栽去。她顺势将背上的孩子推向岸边,自己却倒在河里,瞬间被咆哮的河水卷走……
岸边的孩子都惊呆了。所幸的是,激流中的王广贵抓住了岸边一棵被刮倒的小树,艰难地从距落水处十几米远外的河里爬了出来。
手足无措的孩子们,见王广贵爬到岸上,立即冲上去将浑身湿透、精疲力竭的她紧紧抱住。师生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正是这次差点被洪水卷走的经历,促使王广贵把许久以来的想法付诸行动——“修桥的事不能再耽搁了,学生们蹚水过河太危险了!”
没有钱,她卖掉了家中的两头肥猪,再东拼西凑了1200元。没有人,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在河边搬起了石头。
得知王老师修桥的事情后,村民们纷纷赶来帮忙。
2002年5月,一座简易的木桥横跨在了兴梨河上。2004年,洪水冲垮了木桥,王广贵又带着大家修起了石板桥。如今,兴梨河已经有了6座石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