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山西绵山 走进清明寒食文化肇始地
2012年05月12日
绵山,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清明(寒食)节发源地。
绵山风景区共有八座依山而建的悬崖宾馆,被称之为“空中楼阁”,在这里可以真正感受到“吃在崖沟边,住在悬崖上,行在云雾中……”仙境般的神奇。其中云峰墅苑最为知名,坐落于云峰寺旁,依胜境抱腹岩绝壁而立,是屈指可数的悬崖宾馆。内设套间、标准间、单人间等多种房型,舒适温馨;除此还有商务中心和会议室等其他配套设疑。宾客至此可凭窗眺望抱腹岩之奇伟,铁索岭之险峻,挂祥铃之绝观,是休闲观光、商务洽谈的理想下榻场所。
龙头寺
因唐太宗礼佛双龙显灵而名。现有秦王李世民梦关帝授兵书、108条白龙助唐军、唐太宗礼佛回銮赋诗遗迹等二十余处景点。游明道坛,阅大道碑,感悟绵山立山之本和开发宗旨。龙门石牌楼雄踞要隘,造型精美,为绵山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处还是观落日、晚霞、云海的绝妙去处,拍照留影,美不胜收。
龙脊岭
因位居双龙交汇背脊而名。岭上有介子推母子雕像、唐营遗址、高僧高道修行洞、养生园等二十余处景点。介之推母子巨型雕像,为绵山暨介休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唐营为秦王李世民征战所留。养生园存留彭祖、陈抟等十余处修行洞,古今帝王将相等养生碑刻数十通。此处气候独特,四季如春,是冬季旅游的最佳去处。
大罗宫
大罗宫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这里是春秋晋国介之推当年所看到的“大罗仙境”。在开元十一年(732)唐玄宗敕修遗址上,依山恢复为十三层,高110米,总面积30000余平米的大型道教建筑群,有“山西布达拉宫”美誉,原全国道协会长闵智廷生前题词“天下第一道观”。内供从道家最高神灵“三无”到民间诸神。白云庵内唐代《金刚经》石刻,更为稀世文物。殿内布画、汉白玉石刻《道德经》及藏经阁,都创全国之最。
天桥
此处为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云中栈道。上离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多云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回头望柏龙、兔桥等景观神奇,更有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宫
云峰寺
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座落在有“天下第一岩”美称的抱腹岩。净土宗祖师昙鸾修行和圆寂于此,成为净土宗祖庭。唐高僧志超在此被太宗封为“空王佛”,成为汉人成佛第一人。寺内石佛殿塑像为包骨真身、大唐开元碑、铁索岭、傅山长联、光绪皇帝所赐“慈云法雨”御匾、当代著名学者邑人张颔所题“抱腹栖云”的匾额,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栖贤谷
是蜿蜒而上的九曲一线悬桥飞瀑峡谷。当年介之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谷口封侯亭是在当年文彦博奉旨敕封介子推为洁惠侯的遗址上建成的。谷内有清风洞、迎仙坊、超凡洞、箫声叠瀑、六丁六甲护介子等神奇景点都与介子推归隐有关。进入谷内,人在天梯行,瀑布脚下飞,美不胜收。
水涛沟
沟前说法台苍翠如黛,耸立于两山之间,环绕于涧水之中,夏秋季节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如诗如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在十里仙谷内,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百十余处,有如镶嵌在茂林和芦苇丛中的一串串碧玉。漫步其间,使人仿佛置身于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南国水乡之中。
古藤谷
俗名溪水沟。此处为北方罕见的原始古藤遮天盖地,形成形态各异的藤景奇观,生长着各种山珍野果。天然造化的奇岩怪石酷似各种灵性动物。飞泉挂瀑从天而降,溪流涌泉随处可见。珍贵的石刻遗迹有唐玄宗、贺知章、令狐楚、文彦博、张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