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蜀山之王 春季海螺沟上走一遭
2012年04月07日
在这里有木屋、有温泉、有雪、有雾凇、有冰挂,还有会偷偷摸摸泡温泉、喝洗发水的猴子。据说这里也是中国境内惟一一处猴子与人共享泡汤乐趣的温泉。
283公里是成都市到海螺沟的距离,坐上旅游班车走了将近7个小时,在临近傍晚的时候才到了贡嘎山脚下的磨西古镇。这里与近在咫尺的旅游区所在的街市一样虽然都叫磨西镇(地图上称其为磨西台),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番天地。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默默地把日子打点得像流水一样平常,且带着古朴典雅的味道。
古镇上有一家游客很少光临的小川菜馆,下午的清闲时间里,老板娘正在竹椅子边看着孩子读书写字。突如其来的生意让她有些不知所措,我问,这里有什么可吃的?她站在那里环顾了门口的菜架后说,只有盐煎肉和油菜花尖可以做来吃。
虽然只有两道菜,味道却是正宗的川菜味道,苦苦的油菜花尖很快就让两大碗米饭消失得无影无踪。老板说,你们要不要去对面的天主堂看看,那边可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由她提醒我们才发现,饭馆对面竟是一座颇为袖珍的天主教小教堂。一个管理员正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打着毛衣。因为要赶着进山,不得不放弃了参观小教堂的计划。从古镇出来没有多久便到了海螺沟的入口处,一切车辆到这里都要止步,游人和工作人员必须乘坐景区的班车进入。班车没有时间上的安排,人上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发车,保证每个人都有位子。
磨西镇到海螺沟内的1号营地有二十几公里的路,1号营地与2、3号营地的距离在10公里以内。仅仅是这30公里,一路上的变化却是三重天地。山脚下的公园景区并没有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们迁出,山间坡地上已经盛开出一片一片的油菜花,车子途经的小村可以看到成熟的桔子挂满了枝杈。在山上抬滑竿的刘山很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里吃树上刚刚摘下来不久的柚子,虽然在景区已经工作了近10年,他的笑容依然纯朴。
1号营地所在的位置像是在棉被的底下,往上看除去厚厚的云彩什么也看不到了,冬天的时候到达这里就是绿色视野与白色视野的分界线。班车司机在前面大声地询问有没有游客要住1号营地。如果你是随团前往,事先安排好的住所是无法更改的。但如果你是散客,住哪个营地完全是自由的,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而决定。车子过了1号营地没几分钟路变得泥泞起来,两旁的树木也披上了银色的外衣。
我选择住在2号营地,因为这里有木屋、有温泉、有雪、有雾松、有冰挂,还有会偷偷摸摸喝洗发水的猴子们。
2号营地的温泉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露天的池子,我住的木屋外还有一个专门设置的小温泉池子。冬天里的海螺沟温泉别有一番情趣,池坎全是雪,里面的水仍然滚烫滚烫的,雪花从无极的天幕中飘洒下来,还没等落地,就被温泉的水汽蒸腾成烟幕飘散开去。在温泉工作的服务员个个脸蛋儿都是红扑扑的,她们建议我穿着泳衣走过铁索桥去泡温泉。听了她们的话我裹着浴巾哆哆嗦嗦地从木屋走出去几十米,一路上心里说了无数次后悔,那种感觉就像在冰天雪地里裸奔。十几个温泉池子的温度都不一样,真的将身体泡浸在水中时方觉寒尽暖来的舒畅感受。这个时候也不再埋怨服务员的建议,反倒觉得多了一种体验。夜间正好赶上难得一遇的停电,几只长着尾巴的家伙就蹿到我的窗前闲晃悠。从它们投射到窗上的影子判断是1只大猴子和3只小猴子,散发着水果味道的洗发水成了这帮家伙的饮料,想是品尝过后觉得口感欠佳,它们便丢下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