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树信仰,增添无穷力量
在“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互动教学中,“井冈山精神宣讲第一人”毛秉华,老红军、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之孙石金龙,井冈山斗争史研究专家李春祥,老红军江志华的孙女江满凤,分别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井冈山精神指引下的动人故事,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石金龙是井冈山的一名农民,1985年,他去北京请求奶奶曾志帮助解决他家的商品粮户口问题,却遭到曾志毫不犹豫的拒绝。位高权重的曾志,生活十分简朴,却把一生省吃俭用下来的几万元全部当作党费,最后连遗体都不忘奉献给社会。
而当教员声情并茂地念出曾志老人的遗书:“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节约不铺张……”在座学员无不潸然泪下。
学员吴泉水说,曾志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品德、气节和人格。革命先辈这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人民、为主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江满凤作为老红军后代、互动教学嘉宾之一,每次都积极参加互动教学,风雨无阻。她一进场,一首饱含真情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不仅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也把学员们的思绪带入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辈为什么能不顾一切地奉献?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利益。”
在小组讨论中,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们为楷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内功和免疫力,克服特权心态、侥幸心态、攀比心态,坚决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做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审自我,对坐标,坚定信念前行
审视自我,对正坐标。在课堂里、饭桌前、山路上,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学员们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媒体沟通与应对”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员黄玉剑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增强群众观念、维护群众利益。就是要常怀‘赶考’之心,为党建功立业;要常怀感恩之心,为党分忧尽责;要常怀敬畏之心,永葆清正廉洁。”
“‘红米饭’、‘南瓜汤’、‘朱德的扁担’体现的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大兴艰苦奋斗和求真务实之风,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砺意志,以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凝聚党心和民心。”学员江玉兰说道。
学员杨健说:“坚定理想信念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拟提拔人选,要把感恩之心转变为工作的强大动力,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促进区域经济赶超发展。”
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学员们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公仆意识,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
4天的学习是短暂的,受益却是终身的。学员们表示,要用井冈山精神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勇敢肩负起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任,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盼。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培训虽已结束,但信念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定会开出灿烂的鲜花。(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