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扬州大学数科院的寒假感恩作业

2014年02月17日

    春节刚过,扬大数科院的学子们就在班级QQ群内热闹开聊了,大家的话题并不是今年收到了多少压岁钱,而是自己给父母包了多少红包。原来,今年数科学院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用兼职所得为父母包红包尽孝心。记者了解到,这份作业还只是个开头,从新学期开始,该学院将推出“感恩积分卡”,通过学生拍照片或是视频的方式,每月评出“感恩之星”,并以此作为奖学金评定的重要标准。

  特殊作业,新鲜!

  马年春节,给父母包个红包

  今年寒假,扬大数科学院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用自己的奖学金或是兼职打工的钱为父母包一个红包。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学会感恩。”数科学院辅导员陈佩沛表示,大学生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寒暑假无疑是感恩父母的一个好时机。

  作业一布置,立刻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该学院大三学生沈艳红告诉记者,利用奖学金和平时做家教的钱,她给奶奶包了一个500元的红包,还给父母买了不少新年礼物,“以前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就觉得父母应该给自己红包,而老师的这项作业,则让我明白,已经成年的我们,也应该为父母尽一些孝心。”

  大三学生李秋实由于平时一直在钢琴店兼职做架子鼓老师,也积蓄了不少“私房钱”,这次春节,李秋实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各包了500元的红包,还给父母买了护肤品和扬州包子。“父母平时为了我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着花,以前一直想着等毕业再去回报他们,但是这项作业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报答父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春节给父母一个红包,不少学生在寒假期间都做起了兼职,大二学生何明就找了一份在超市做兼职的工作,并在除夕夜,用挣得的800元,给父母包了一个红包。

  家长评价,感动!

  父母致电老师:孩子懂事了

  将感恩作为家庭作业,那么学校以什么样的方法来评判学生有没有做呢?

  陈佩沛告诉记者,学院规定,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来交作业,也可以通过让父母写评语的方式来证明这项感恩作业的确做了。

  “在布置这项作业之前,很多学生也在QQ群里讨论,觉得这样的作业太注重形式,但我却觉得强迫方式远比什么都不规定要好,作业只是一种形式,重点是在布置的这项作业中,父母感受到了你的孝心,学生有了感恩的意识。”

  陈佩沛介绍,由于不少学生的家长不识字,写评语的方式可能都由父母口述,大学生代写,“作为老师,我们不会怀疑这段评语的真假,但是令我感动的是,这段时间,不少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寒假期间自己的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早上起来都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烧饭、买年货,有的家长还特地打电话证明,作业上写的评语,的确是自己的原话,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作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学院计划,推广!

  建“感恩积分卡”挂钩奖学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布置感恩作业,还只是该学院的第一步做法,陈佩沛说,下个星期,就要迎来新的学期,学院也准备从多个方面开展感恩教育。

  据介绍,数科学院在新学期将建立“感恩积分卡”,学生每做一件好事,就盖一个团委的章。“感恩积分卡”目前已有的条目包括:看一部与“感恩”有关的影片、每月给父母写一封家书、为宿管阿姨打扫一次卫生等等。学院还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做的感恩小事用手机拍下上传至班级QQ群、微博等,每月评出“感恩之星”,并将此作为第二年评选奖学金和各项评优的依据。

    学生质疑,功利?

  老师认为“做总比不做好”

  “‘感恩行为’定义太过广泛,我们怎么去界定?”

  “我做了好事,难道都应该保留‘证据’,比如拍照、找证人,才能证明我做过吗?”

  “跟奖学金挂钩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太过形式化?太过功利了?”

  在该院的学生QQ群,记者看到不少学生的留言,有部分学生对学院这项规定提出质疑。

  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陈佩沛表示,新学期开始后,学院才会制定“感恩积分卡”的具体制度,针对学生的疑问,学院也会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办法。

  “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我们的确也担心过会有学生‘为感恩而感恩的情况’,但是‘做总比不做好’,用规定给学生形成约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陈佩沛说,让学生有感恩的意识,知道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活动的意义,学生真正定下心来,从身边的小事去帮助别人,收获的也会比抱怨的多。

  专家观点

  功利也可化为动力,值得一试

  对于该学院的做法,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部分赞同,“当下我国的感恩意识还没有形成传统,氛围也不够浓厚,扬大该学院此举实际上是在节约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为‘感恩’营造了氛围。”熊丙奇认为,在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感恩行动的方法之前,这样的做法不妨一试。

  “理论上说,德育最好是形式与内容做到完美统一,但能贴近学生的、贴近实际活动的,往往比较少,许多德育工作都是先有形式,在形式上精心设计,然后才有内容。总归要有个切入口。”提及对感恩之心功利化的担心,扬州大学教育学博士朱季康认为,不要排除功利,功利往往是一种杠杆,学生不该有功利主义,但有功利可以追求,学校借用看似功利的手段去引导学生,无可厚非。(来源: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