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大庆油田三矿厂工会感恩教育活动
2013年09月06日 

    他,从七岁就开始协助家人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三十年的坚守,三十年的照料,用自己的爱为父亲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她,丈夫远赴重洋长年驻外,一人不但担负起孝敬公婆、照顾幼小的重任,还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业绩。

    ………

    这些人,都是大庆油田采油三厂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他们用自己无声的孝德昭示着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担当。

    随着80后、90后职工大量进入企业后,三厂工会发现,这个群体在文化素质高、自主意识强的同时,部分职工并没有感受到外部强大的就业压力,不珍惜现有岗位、不关心企业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

    2013年,为了把感恩教育活动推向深入,采油三厂工会从职工容易接受和最关注的亲情出发,把感恩活动从岗位延伸到了家庭,开展了以弘扬“孝道”精神为核心,以撰写个人亲情故事为载体,以激发责任意识为目标的“孝行萨北”感恩教育活动。

     活动推出以来,不同群体的职工积极参与,他们有描述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有倾诉离别亲人思念的,稚嫩的笔触中渗透出浓浓的爱意,简约的词语中表达出温馨的情感。

     从2008年开始,采油三厂以“大庆油田好、采油三厂好”为主题,以“五个一”活动为切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先后建立了感恩教育室,拍摄了感恩教育片,总结出“大庆油田二十个好”并编成快板广泛巡演。通过思想调查、主题演讲、代表巡视等活动,影像展示、实地对比等方式,催生了职工珍惜幸福生活的感恩力量。2012年5月,油田公司工会在第一油矿206队召开了感恩教育现场会。

    准备大队青工赵琦在她的自述中说:“人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只有经历了才会明白。”一矿女工王红在写给父亲的第一封信中说:“从小,我对您的爱就像隔着一堵若有若无的墙。但伺候病中的您,喂你喝水,为你擦身翻身,看到爸爸你如此依靠着我,我才发现心中那若有若无的墙早就不曾存在了。”通过这种关爱亲人的精神渗透,感恩思维、责任意识在职工心中不自觉的升腾起来。

    在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矿区一栋普通的楼房里,住着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们一位半身不遂十几载,一位全身瘫痪子不能自理。可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他叫王铁军,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父母患病十三年里,他从没有在队里享受过美味的免费午餐,每天风雨无阻为老人做饭,料理家务,一干就是十三年。当同事们都夸他是个孝子的时候,他却憨厚地表示这是自己的本份。

    三矿女工路海红更不简单,她先后为自己的养父母和没有血缘的哥哥送别终了,现在又担负起公公婆婆的照料。在她看来,“行孝”真的是既简单又快乐。队长徐海涛说:“路姐那么难,我担任站长三年她一次假都没请过,她的肩膀比男人还要坚强”。

    厂工会还抓住母亲节、父亲节等特定时间节点,推出了节日特辑,通过职工娓娓道来的真挚叙述和情感表达,挖掘了职工感人、动人的内心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孝行萨北”活动的开展,吸引更多的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参与。他们在腾讯微博上开通了“微活动”。活动以来,发布感言、感悟、图片等一千百多条,感恩故事70多篇,关注的职工达到几百人。

    厂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利用“常回家看看”列入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力时机,专门在闭路台开设了“孝行萨北”人物展播。

    “感动油田”推荐人物、退管中心烈士遗属王晶《孝敬公婆演绎人间真爱》的专题片在油田有线台播出后,职工们看到她关爱公婆如亲生父母、照顾退休职工如自己亲人的感人场景,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敬佩。

    随着活动的深入,全厂上下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很多基层队在母亲节、父亲节、周末的点名会上,都主动提醒职工回家看看,给父母过节买礼物。

    很多职工都是第一次给父母写信,和父母亲密合影,为父母洗脚捶背。

    通过活动的延伸,关心同事、关心集体的现象显著增多了。第四油矿四零三队党支部书记卢红梅说:“以前,这些青工都躲清闲,很少到堂帮忙。今年春检期间,食堂人手不足,巡井回来的青工都过来帮忙,可主动了。”“孝行萨北”活动的开展,孝道的广泛传播让职工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内心深植亲情的同时也对感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一种对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孝行萨北”凝聚了三厂人的力量。面对上半年原油生产任务严峻的局面,广大职工克服阴雨连绵的影响,按进度组织北三东三元产能施工,成功启动大庆油田第一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示范区,为400万吨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吴超君 通讯员 孟祥波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