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中医教您如何缓解“春困”

2012年02月26日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虽然气温还没有显著回升,但很多人都出现哈欠连天,疲乏困倦的现象。有的人甚至在早上上班时,坐公交车都能昏昏欲睡。辽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健说,出现这些现象都是春困在“捣鬼”。

   “春困”其实是脑缺氧的表现

    在某外企工作的小王这两天有点郁闷,她说自己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昏沉沉的,不管前一天多早入睡,第二天仍无法精神地专心工作。小王还开玩笑地说:“春困不是病,可困起来真要命啊!”记者观察发现,身边很多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情况。

    王健告诉记者,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人们患上了“春天疲劳症”,也就是“春困”,它是指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界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

    中医学认为,春天人体“阳气上升”,这时的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体表血液供应量就相对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出现抑制的状况,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春困”其实是脑缺氧的表现,并不是病,所以不用过分地担心。

    坚持勤运动、少油腻

    春困的主要表现就是“困”,那多睡就可以缓解了吗?王健的回答是否定的。春困是人体应对季节变化的身体反应,多睡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相反,过多的睡眠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就会变得更加无精打采,越睡越想睡。

    春天的睡眠应是“夜卧早起”。中医讲,“阳气主动”,《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即春天应该晚睡早起,要增加户外散步的时间,舒展肢体。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动起来,加强锻炼,老年人可以在早、晚饭后到户外散散步,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内。年轻人可选择跑步一类的有氧运动,这样对解除“春困”很有帮助。
    
    饮食上,一定不要吃过油过腻的食物,主张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喝些绿茶。有些人认为,“春困”意味着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于是大补特补。王健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味错误的进补,无益而反生害。

    频繁打哈欠警惕脑血管疾病

    虽说春困不是病,但如果出现没有诱因的频繁打哈欠就要注意了。因为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的病人,在发病前一周左右,都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现象。

    王健也提醒这类人群,如果在短时期内发现语言、视觉、听力、肢体活动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障碍,就要警惕脑血管疾病,不要忽视,及时就医。

    同时要注意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应视天气增减衣服,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适当“春捂”是必要的。

  俗话说:黄花黄,疯子忙。性情亢奋的人到春季容易旧病复发。对这类人群,春季夜间睡眠可以适当延长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同时要静心修养,防治或缓解病情发展。中医说七情发于怒,所以春季要避免暴怒,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踏青观花,信步于树林河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来发散体内的沉闷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