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明》赏析
2012年03月19日
佳节清明桃李笑①,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②,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③,士甘焚死不公侯④。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艰蓬蔫共一丘⑤。
【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邕过了惊蛰(zhe)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译文】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震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郊外原野上的草木在充足雨水的滋润下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作者简介】
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修水县人。生于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诗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知谁是”的反问中,浸透着诗人的满腔愤懑;以景做结的末句里有悟透生死的通达。这种通达,是贬谪失意的心灰意懒,是不满现实的讽刺反击,是坚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入。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