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风花雪月
2011年07月19日
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大抵都想轻松愉快有朝气有情调一些。这不是现代人才有的追求,在2500多年前,在我们的先民的风花雪月中,已经有这样的要求。《诗经》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情歌。
《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解释:女子畏于父母、兄长、邻里等舆论压力,吁请情郎仲子“不要翻越我家的门户,不要攀断我家的杞树枝;不要从我家的围墙上跳下来,不要攀断我家的桑树梢;不要翻进我家的果园,不要攀断我家的紫檀”。仲子以前大概是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姑娘要仔细交代,但她并不是真正埋怨,而是一直把仲子牵挂在心上,所谓“仲可怀也”。男子的大胆追求,甚至逾越常理的大胆举动,终究是让姑娘满心欢喜的。
不单是姑娘喜欢小伙子有情调敢表白,小伙子也是如此。《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解释:“姑娘温柔又漂亮,这会儿等我在角楼上。她淘气地躲在一旁不相见,急得我直挠头皮好彷徨。”但是,姑娘的淘气逗闹显然让小伙子很是受用,他是一点都不恼,接过姑娘相赠的嫩茅草(那时候的人们喜欢互赠芳草为信物)很是高兴,“不是因为茅草长得有多好,因为是美人送的我才当成宝!”(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