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元宵灯火与口碑

2011年06月28日


 

    我国的元宵据说起源于魏晋,盛行于隋唐,传承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至今。为了描述盛况,除有诗词歌赋等文艺载体之外,还有老百姓的俗谚口碑。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的正月十五夜,好大喜功的杨广,为了炫耀国力强盛、富足文明,向西域诸国显示声威,在皇城端门外的大街上,张灯数十里,乐队万千人,千树缠金,百戏杂陈,花灯竞放,昼夜通明,连洛阳东市的花草都饰以绸帛,置万灯如昼,专邀西域商旅参观游览,人们路过酒食店铺,尽食醉饱,不收分文。场面之大,“终月而后罢”;慷国之慨使“诸蕃酋长悉集洛阳”。他自己写《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中说“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极言其朝圣时的绚丽异彩。然而,那些“冰山上的来客”,不是痴人,他们指着花树问道,中原是否还有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何不给他们用缯帛做衣服穿,而用来缠树?

  风流皇帝唐明皇过正月十五,场面之宏大,灯式之奇巧,蔚为壮观,史无前例。有高150尺,30间见方的彩灯楼,皆用丝绸扎成,其上高悬龙腾虎跃的动物形象,檐角“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崔湜还描绘佛灯百火:“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说佛门弟子也扎佛灯,绘佛像,能工巧匠,扎金口,散毫光,各显神通。正如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说:“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又如另两位大手笔,张说在御前应制的《踏歌词》里说“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这是华灯翠火,盛世颂歌。(河北秦皇岛  杨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