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苏轼发“微博”自爆私逃?

2011年05月25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  苏轼  《临江仙》  

    宋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苏轼在黄州。传说宋朝是史上对知识分子最友好的朝代,但宋朝最优秀的知识分子苏大学士却遭遇了最不友好的待遇:“乌台诗案”让他皮开肉绽。之后,下放黄州,政治上受监管,但生活上还是有出路,可以聚会,可以饮酒,可以写诗写词,可以“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

  九月的一个晚上,苏轼在自己亲手构筑的一个亭子里——雪堂,与朋友饮酒,醉而复饮,饮而复醉,尽兴之后回到临皋的住所,醉眼蒙眬中,仿佛已是三更。敲门,回答他的是家童的鼾声;无奈,拄着杖,站在江边,听滚滚江水。忽然冒出一句感悟:长恨此身非我有!此身真的属于我吗?在大牢里毒打时,此身属于刑具和酷吏;被贬到黄州时,此身属于朝廷;当年从西蜀千里迢迢赴京赶考时,此身属于功名………

  苏轼忽然向往起自由来,恨身不属自己,何时才能忘掉纷纭世事,在风静无波的江面上,乘小舟去,从此余生漂泊江海上。 这个“微博”一发出,吓坏了监管他的郡守徐君猷,忙去江上寻人,苏轼何在?正在家中鼾声如雷!

  苏轼是寂寞的。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让俗人理解他要做世俗的逃跑举动,其实,他是要做心灵上的逃跑举动,心灵上的逃跑就是精神上的自由。

  我们的身又何曾属于我们自己?有时真想分身千百个,一个在办公室对付老板,一个在家乡陪父母,一个在家里陪妻儿,一个在马尔代夫吹海风。长恨此身非我有的,岂止苏东坡!(据广州日报  刘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