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竭力看管好160亿元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记:你们的行动获得了呼应。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政策约惠及680个县(市)的2600万名在校学生。
邓:这是最让我高兴和激动的事情,因为只有转变为政府行动,才能惠及更多的孩子。民间的力量毕竟有限,没法实现普惠。
在这期间,我看到了中央政府释放的巨大善意。中央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确实不遗余力。我后来得知,中央政府早就在做调研摸底,了解了基本情况,所以才会确定160亿元的规模和面向680个县(市)。这个消息公布后,确实让人欢欣鼓舞,我替这些孩子感到高兴。
记:但很多人都担心这笔钱用起来会不会有效率,会不会出现腐败,你有没有这样的担心?
邓:我也忧心在各项制度缺失的前提下,政府全盘接手和执行这一浩大工程会不会出现各种问题。160亿元定下后,我们要确保不被贪污、挪用和浪费。
目前我不知道这160亿元会采取什么模式运作,我觉得可能的途径是:一、地方政府和学校自己做;二、中央政府招标采购,交给民间社会组织来做;三、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一起合力运作,就像我们在湖南新晃、广西马山等地做的那样,由我们管理、政府分担部分经费。
社会很担心第一种模式,因为既没有效率,成本又高,还可能产生贪污腐败。前些年的“蛋奶工程”和“国家学生奶计划”就是前车之鉴,两个项目都是想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提供更好的营养,但最后都无声无息了。
印度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但我觉得我们的模式也提供了一种思路,由国家、社会和家庭三方合力来解决免费午餐的问题,从而节约了政府成本,也能得到有效监督,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法。
不管最后采取哪一种模式,我们都会成为监督者,竭力看紧、保护好这个项目,不让好事变成坏事。
记:如果你们正在做免费午餐项目的学校纳入了中央财政支持,你是不是就不做了?以后有什么打算?
邓:不会。160亿元只覆盖680个县市,但还有一些地区也需要免费午餐,这次可能没有覆盖进去。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因为免费午餐的使命就是帮助儿童免受饥饿,健康成长。我们努力健全免费午餐的模型,加强组织管理,希望能够和更多地方政府合作。未来,我们还会推进安全校车、未成年人大病免费医保等项目。
下一步,我想成立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国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孩子是我们的下一代,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会专注中国乡村儿童的福利增长,改善中国乡村儿童的诸多困境。
做公益也可以很快乐
记:今年发生的一些事件曾让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遇了质疑,很多人都说你们拯救了中国慈善。
邓:说实在话,我并不懂慈善,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偶然闯到了这个领域,然后汇聚了民间的善意而已。但我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不懂就要公开透明、积聚智慧,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将项目推进下去。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新模型,通过微博实现公益活动的公开透明;并且,这种公开透明必须是实时的,就像新闻有时效性一样,可以实时公布,有效预防腐败。
记:你们怎么保证每笔款项都能不打折扣地变成午餐落到孩子们的饭盒里?
邓:自免费午餐公益项目传播开来以后,一位上海卖猪肉的摊主,每天把他开张营业的第一笔营业额拿出来捐赠给我们,数额虽然不大,但一直没有间断过。我们80%的捐款来自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有白领,有工人,有教师,也有刚才说的那种小摊主,我们统计了一下,大约超过了100万人。他们信任我和这个项目,纷纷慷慨解囊,这让我感到责任很大。为了方便监督,我们把免费午餐标准化,一份午餐的标准配置是一个鸡蛋、一碗饭、一份菜。中间即使有克扣,也无非是鸡蛋小点,米饭少点,但3样东西不能少。
另外,我们特别强调项目的透明化和监督到位。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实行了几层监督。首先,我们要求开设项目的学校设立微博,把每天的用餐情况和花费都发到网上,供大家监督;且这个微博不能由采购人员掌管。其次,我们建立了老师、家长、学生一体的监督体系,让最关心孩子的家长监督。第三,我们呼吁网友在返乡和旅游之际随时走访这些学校进行监督。
我做了10年调查记者,见证了太多失败,所以我知道怎样才能防止失败。只要我们信息公开透明,流程规范清晰,不去浪费捐款人的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问心无愧。
记:我看到你们公布了贵州沙坝小学和湖南省新化县的白云小学的违规情况。
邓:对。沙坝小学虚报了就餐人数,把特岗教师纳入其中;同时,上级来检查时,也是用免费午餐招待的。这些问题是一个支教老师作为志愿者调查出来的,沙坝小学态度很诚恳,很快就作了改正。白云小学的问题是国庆返乡探亲的网友发现的,我们派了调查者,调查者认为存在虚报就餐人数等问题,但是学校不承认,双方各持己见。这给我们带来新问题,调查可能属实,也可能不属实,谁来认定?我觉得应该由第三方机构仲裁。所以我呼吁组建民间仲裁团,对免费午餐以及相关公益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纠纷进行仲裁。结果法律界反应强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表示愿意领衔此事,现在他正在组建仲裁团。
记:你们自己的开销怎么办?
邓:目前我所有的经费都由我自己承担。我们有一些全职和兼职志愿者,他们的工资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这些我们也都做了公示。我看到很多网友留言说,这点工资太少了。我也在想办法, 因为公益要做到专业化需要人才, 但专业化的人才不能只有爱心没有待遇。
目前,志愿者的工资和工作经费从捐款经费中列支,但占比例很小,我们尽量低成本运营。而且,我们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经费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记:我看到有人指责你们说,你们出差为什么要坐飞机,吃饭为什么要吃得比当地受资助的学生好,还问你们吃碗面多少钱,出去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车?
邓:这一点我跟一些网友进行过激烈讨论,我觉得这是我应该捍卫的。我在微博上说,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我们只能收获悲摧。以前媒体所报道的公益人,大家看到的都是苦哈哈的形象,把自己折腾得穷困潦倒,甚至要砸锅卖铁以至于献血才能把慈善进行下去。这样的形象传播出去的结果是什么呢?不是激励大家去做慈善,而是让大家对做慈善敬而远之,因为大家都觉得做慈善都是要破产的,都是要受罪的,这样谁还愿意去做?
我不赞成抱着苦行僧的心态做公益,也反对打悲情牌、放催泪弹。我认为做公益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要让大家看到,原来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还不错。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有理想可以安放的地方,这样愿意投身进来的人才会更多。不能要求我们做公益就得生活得跟我们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一样,做公益也可以很快乐,现实虽然残酷,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有阳光。
微博公益可以赢得共识,弥合社会割裂
记:从去年的“宜黄拆迁”事件,到今年年初的“微博打拐”,我看到你经常在赞叹微博的神奇。
邓:微博确实神奇。通过这些事件,我发现微博可以动员海量的资源来帮助解决问题。我以前做报道,是通过影响读者来影响社会,但现在有了微博,我可以直接通过行动谋求改变。大家微博上守望相助,让点滴汇聚成江海,锻造新力量,这会极大地改变社会。中国不缺我一个记者,但缺少行动者。
记:微博也有很多杂音,比如毫无来由的质疑和破口大骂,你怎么看待?
邓:微博时代有微博时代的特点,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博友都很务实,又互相不认识,有问题就随时指出来,这有利于项目的进展。即使毫无道理的破口大骂,我也不会去争辩,而是要说理。
我们也时刻警示自己,做事要低调,不能搞形式主义。在沙坝小学的时候,校长计划在免费午餐开锅之日让学生列队夹道欢迎我们,被我拒绝了。开锅仪式的时候,学校搞了红绸剪彩仪式,我批评了校长,不要搞这些仪式。照片发到网上,网友肯定要骂我们搞花架子。
记:做公益让你由监督者变成了建设者,对这种转变有什么感悟?
邓:以前做调查性报道,到处揭露腐败、黑幕,我相信那也是对社会很有价值的,因为我的监督也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完善。但有时候监督多了,会有无力感,所以我想,为什么不动手建设呢?如果用爱和善良去建设,容易达成共识,实现改变,这也是改变社会的一种好方式。
记:我看到你在微博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而且,大家很奇怪,你以前是个监督者,现在做公益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也很得心应手。
邓:实际上他们是在支持做实事的人,这就是做建设者和行动者的好处,它能弥合社会割裂,达成民意共识。
免费午餐是为了孩子,孩子是这个社会最大的公约数,无论在观点上有多大的差异,也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人,在面对需要帮助的孩子的时候,大家都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网上很多人都“仇富”,但我们的免费午餐项目有很多有钱人参与,他们不但积极捐款,而且亲自参与进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对缓解社会戾气是有帮助的。
此外,免费午餐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当地官员的大力支持,像湖南新晃、湖北鹤峰、广西马山,没有当地县委书记县长的支持,做不了那么好。事实上,很多官员非常愿意干实事,只是需要一个好的契机,这也改变了一些地区官员的形象。
最近,“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对国人是否“冷漠”的讨论,其实我觉得中国人从不缺乏善良和热情,也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不是有钱人,手里也没有权力,能把免费午餐做起来,全是依靠网友们的支持。他们中的很多人我并不认识,他们捐款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好多还是匿名捐的。这证明,这个社会并不冷漠,只是他们的爱心无处安放,或者想安放却有风险。
所以,我的价值在于构筑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能够让许多人充分释放他们善意,凝聚共识,实现梦想,齐心协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我们不是满腹牢骚的批评者,而是付诸实践的建设者,我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是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这个社会不完善的地方一点点变好,我一直提倡要用建设的心态去发挥正面力量。(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