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话剧院院长贾茂盛: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2011年11月05日
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立秋》演绎的是民国初年的晋商题材,展示了晋商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的精神操守,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顽固保守的封建传统思想。剧中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性与保守性之间的重大差异,揭示了历史转变关头和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创新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结局。这部话剧在长达7年半的时间里,已演出600多场。日前,山西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这600多场演出背后一些感人的故事。
7年半、600场、99个城市、60万人次
记者: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立秋》的600场演出,是几年时间里在连续状态下完成的,是大跨度走过不同地域完成的,这就彰显了这个数字的难能可贵。特别想听您说说这600场背后的故事。
贾茂盛:数字的背后,是艺术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巨大付出,更是一种责任和精神。与600场相对应的,是一个时间上的数字——七年半。
七年半的时间,《立秋》剧组先后有3位同志去世。他们是:德高望重的陈颙导演、中年演员陈雷和青年演员张冠。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们。七年半的时间,《立秋》走进了全国包括台北在内的99个城市。七年半的时间,运送《立秋》道具的3部10米长的大卡车行驶了2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圈半。押车人杨建中等同志盛夏寒冬、风餐露宿一路同行。七年半的时间,《立秋》16次进京,五进国家大剧院,十上“长三角”,六下“珠三角”,雪域高原、西南边陲、天涯海南、冰城北国,观众60余万人次,以年均演出80场的成绩创下了中国主流话剧演出的奇迹。
七年半的时间,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立秋》,并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见剧组演职员时的讲话,对我们是巨大的鞭策与鼓励。
七年半的时间,《立秋》剧组走进全国30多所大专院校,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多次举办慰问子弟兵、环卫职工、下岗职工以及进社区等公益性演出。
七年半的时间,《立秋》剧组扮演男童的孩子换了4个,有8位同志一场不落,4位主演中年龄最大的董怀玉从58岁演到65岁,还经历过一次声带白斑剥离手术,身患癌症的74岁老演员张继钊坚持演完600场,他说“死也要死在舞台上”。
“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支撑着我们”
记者:需要说的故事太多,需要总结的体会太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这个团队?
贾茂盛:毫无疑问,是一种对文化的责任和担当在支撑着我们。
我清楚地记得,著名导演、75岁高龄的陈颙老师留在世界上最后的声音,她说:“为山西乃至全国奉献一个有美好观赏价值、深刻思考价值的舞台演出,是我年逾古稀来到山西和大家共同作战的目的,我愿意接受挑战!反映民国初年晋商命运的多场景历史话剧《立秋》,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激励三晋儿女续写历史辉煌。如果这部作品能起到一点点这样的作用,就无愧于党和人民培育了我,我特别希望今天的山西腾飞……”她去世后,她的弟子、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查明哲接过恩师的遗作,完成了师生间的生死接力,写下了中国话剧史上感人的一页。
两代艺术家的高尚情操与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立秋》剧组,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岗位角色去尽职尽责。七年半时间里,大家朝夕相处,在剧组的时间超过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父母有病不能尽孝,亲人离世不能回家,孩子不能看管,所有的困难全部留给了家人。《立秋》剧组的成员在家里付出得太少,但在每场演出中却做到了:演员表演,身在其中;舞美配合,默契自如;舞台调度,行云流水;后勤保障,服务至上。整个演出团队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休息就“检修”,演出就“运转”。演职员视舞台为圣地,恪守着“戏大于天”的古训,力争每场演出不留遗憾。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出现问题给予批评。我们坚信,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一种责任使然,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真善美的具体实践。
“《立秋》之后,《立春》也就不远了”
记者:回顾这段历程,作为团队的领衔者,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贾茂盛:七年半历程,600场演出,我们感恩时代,感恩祖国,感恩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感恩万千观众的深情厚爱。懂得感恩的人是会有责任的,心中有责任的人是会奉献的。
说《立秋》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一点也不为过。但如果把二者分开来看,《立秋》的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也可以说二者不成比例。《立秋》之所以能够既拿大奖又有市场,既叫好又叫座,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创作演出的所有参与者的奉献精神起了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诱惑随时都有,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情况是,演20场话剧也不及拍一集电视剧实惠。但只要演出,大家就兴奋,这个群体永远朝气蓬勃。“奉献”是一种修炼,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境界,看似暂时吃了亏,可最终结果是一种福气。
只要责任在,奉献精神就在。《立秋》之后,《立春》也就不远了。(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