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江苏老人刘益标退休办农场:难忘当年救命之恩

2014年06月30日

    54年前,15岁的江苏邳州小伙刘益标逃荒到了洛阳,当饿得几乎晕厥时,一户好心人给了他一家最好的口粮——一个大大的白蒸馍。为偿还当初许下报恩的承诺,在多次寻恩未果后,2013年1月已经68岁的他只身来到洛阳,投入一生的积蓄30多万元建起了种植、养殖立体农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并决定等农场成规模后无偿送给当地人。近日,记者去农场采访了他。

    说起当年的事,刘益标仍然记忆犹新。1960年冬天,15岁的刘益标家里穷得揭不开了锅,为了活命他和父亲逃荒来到了河南洛阳,落脚在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袁庄,住在村头一座破烂的庙里。挨饿的日子里,能填饱肚子的都是香的。一天已经几天没吃东西的刘益标饿得昏了过去,正巧村里的一户人家外出,发现了躺在路边的他。这户好心的人家将他背回家中,一点点向他嘴里灌稀饭,才将其救了回来。“我记得醒来之后,那户人家的女主人就递给我一个特别大的白蒸馍。那个白蒸馍,时常在我脑海中出现。”说这话时,老刘有些哽咽。由于时逢三年自然灾害,一个白蒸馍就是一条人命,对于一个生活比较宽裕的家庭来说也是最好的口粮。他说,“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饭!”

    当年在袁庄,当地老百姓家里需要人干活时,小刘就和父亲去帮忙。活儿干完了,对方管饭。就这样,他和父亲吃着“百家饭”活了下来。一年多后,饥荒逐渐过去,人们口中的“小刘”带着乡亲们送的几麻袋红薯干返回了老家邳州,后来上学、工作、成家……但他一直念念不忘那户好心的人家,不忘那朴实热心的村民,不忘那大大的白蒸馍。

    2012年,刘益标前往洛宁县上戈镇寻找朋友时在一个老乡家吃饭,老乡端出了一盘白蒸馍,他拿起来咬了一口,竟然和50多年来萦绕在心头的那个味道一模一样,他当时就决定:留在这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退休前虽在工厂工作,但家乡邳州农业很发达,我也很关注农业,对种植、养殖都不陌生。”

    对于投资建农场,家人和朋友一开始都反对,他却并不在意。“我明知他们会反对,我相信自己,他们越反对我越是要干,到最后他们肯定还会认可我。”刘益标笑了笑,透出一股子倔劲儿。

    2013年1月,刘益标和上戈镇里峪村签订200亩土地承包协议后,便成为洛宁县上戈镇里峪村的一位“名誉村民”。和其他承包者只种植苹果树不同,刘益标不仅种植苹果,而且还套种了山芋、西瓜、药材。另外,为解决灌溉难题,他引电上山、引水上山,并开辟出一个大水池,养上了鱼、鹅,以种植养养殖,以养殖反哺种植,充分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为此,一年多来老刘已投入了3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一个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式农场,彻底改变了原来“靠天种地、亩产单一”的面貌。

    在洛阳洛宁县上戈镇建了农场,老刘还是一直想找当年那个袁庄。“在这安顿下来之后,闲下来我就四处托人打听,听说有个地方叫袁庄,问了很多路摸过去,结果不是。后来又听说有个村里有庙的袁庄,过去一看,就是它了。”刘益标说。当年的“小刘”再次看到袁庄的时候,破庙已经被翻修了很多次,水井早已坍塌,给他做白面馒头的人已经离开人世。

    “我忘不了这里的救命之恩,也忘不了农村的苦日子,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刘益标说,等现在的农场上了规模,他还要到袁庄搞农业,带着当地人致富。“我到袁庄跟乡亲们说过了,你们都是我的亲妹妹,亲弟弟。我要来这里,为老百姓做事!”刘益标说。

    2013年,他根据农场土地的特点,种了西瓜和药材,每天都有经销商开车来拉货。“我这瓜比别人的熟得晚,现在是稀罕货,所以能卖出好价钱。”老刘高兴地说。说起未来,刘益标信心满满:“这里旱多水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红薯,未来4年我就种红薯。”老刘盘算着走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选最优良的红薯品种,加上科学的管理,一亩地收8000斤,每斤卖5毛,收入就是4000块,种好了红薯再办个淀粉厂,加工粉条,一亩地再多挣2000元,剩下的粉渣我养猪,绿色无污染的猪肉,又增加一笔收入,猪粪反过来又能给红薯地上肥料……”按照老刘的“如意算盘”,1亩地可以确保收入1万元。“我不花国家一分钱,5年靠种地养殖就能让当地百姓实现小康,我不该感到骄傲吗?” 老刘的理想是把山区建成“花果山”,春天看是花园,秋天看是果园,到处是扑鼻的香气,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楼房。

    “等苹果树结果子了,要打造纯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模式,打上品牌,全世界去挣大钱。”老刘说得很兴奋。“等这一套模式成熟了,我就把这些东西全部无偿地交给他们,自己离开。”老刘说,“我不图钱不图利,能实现这个梦想,我这辈子就有价值。”(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