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王尚新: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责任
2013年12月09日
王尚新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六百户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香河三强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对家乡的发展始终怀着浓浓的深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河县的城市化进程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王尚新积极响应香河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审时度势、紧抓机遇,坚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公司有利”的“三利”原则,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并在1998年成立了香河三强实业集团,为当地政府的安排就业与税收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三河集团与香河经济的共同发展。最近他在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河北分会举行期间接受新华网河北频道主持人专访时说,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责任。
[主持人]结合您的创业经历,请谈谈做为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王尚新]我觉得作为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很多,但有两样最重要,一是能吃苦,这决定了创业者能不能坚持下去;二是商业眼光,这决定了创业能不能成功。
我从小家里穷,没少吃过苦。20岁的时候开始跑运输,筹集本金时借了不少钱,为了赶时间也为了省钱,饿了就吃几个自带的馒头和咸菜,睡觉都在车上。咱们有古训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创业者需要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摘得成功的果实。
作为创业者,如果能吃苦,就能生存下去,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敏锐的商业眼光。凭借独到眼光让企业一飞冲天的商业故事太多了,三强能做到今天这个规模,也和商业眼光、商业嗅觉离不开的。1998年的时候,我那时候在搞养殖,听到县里提出要“建市兴城”,感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城市建设肯定越来越大,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当时,我就决定必须抓住机会涉足房地产业,当年就注册了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主持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非常困难的时期?又是如何渡过的?
[王尚新]创业是一条艰苦的路,困难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要成功就必须迈过这些槛。在我这二十多年的打拼中,不仅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有过失败。
那还是1996年,我看到香河县猪肉市场供应不足,经过调查后,就投资近百万,引进种猪两百头,办起了自繁自育的养猪场。谁知道,一年过去了这些仔猪还是没长大,后来我请行家看,原来这些种猪是近亲繁殖的,属于长不大的先天“残疾猪”。我当时就差点站不住了,那种感觉就是绝望。我刚做生意没几年,算是挣了点钱,这一次就赔了大几十万,晚上睡不着觉我就想,自己该怎么办、怎么才能东山再起?
我最后决定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一边研究养殖技术,一边联系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我先后去北京、天津等地几次,就这股劲把对方给感动了。第二年,北京一家公司和我签订了合作协议,派出技术人员,帮我重新建起了养猪场,那一年就出栏生猪两千多头,不但实现了大翻身,还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三强集团做大以后,不断加大公益事业和公用事业的投入,请谈谈您的想法?
[王尚新]我能有今天的事业,企业能发展到这种规模,主要是得益于用户的厚爱、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而且我认为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普通人,必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这并不是要求去捐款或是干什么,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养猪厂办得很红火,附近的村民看到后,也纷纷开始投资搞养猪,有人需要技术支持,我就过去,有发愁找不到卖家的,我就把自己的客户找来,帮助解决销路问题,这就是我理解的社会责任感。
后来,三强做大了,就可以做更多、更大的事了。2000年,香河县决定修一座水厂,和省内外几家企业商谈,由于一次投入资金量大、经济效益不明显等原因没能谈成,我了解后主动和政府接触,接收了自来水公司以及67名在职和下岗的职工。在全县铺设供热系统时,资金出现短缺,三强集团主动垫资,后来,把供热的任务交给三强集团,我多次告诫下属,保证供暖是任何工作的前提,要把用户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重视。2006年,三强集团投资建设了香河三强污水处理厂,这是香河第一家污水处理企业。可以说,三强集团一直在加快公用事业的发展步伐,用这种形式回报社会。
当然,在国家、家乡有困难,需要我们出力时,肯定是要冲上去的。在抗击“非典”中,我一次性捐款10万元,汶川地震捐款、捐物合计90多万元。看到香河敬老院的老人没有电视看,我给三个敬老院捐了150台电视。像给学校捐款建校舍、农村修路、安装变压器这些事都经常有。(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