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中国首支特种部队:配合苏军七天击败日关东军

2015年8月17日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的流逝却无法淡化人们的记忆。近日,记者来到黑龙江佳木斯,寻找7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在东北三江平原活跃着一支抗战奇兵,穿梭在中国东北和苏联远东之间,架起中苏反法西斯战争的桥梁,以血的代价提供精准情报,配合苏军仅用7天时间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日本关东军,解放了全东北。

    历史回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三江平原。三江地区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源地和主战场。从1936年4月起,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毒辣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企图通过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无人区等方式,隔断抗联与当地群众的联系,以达到让抗联失去唯一的给养源而自消自灭的目的。战斗、饥饿、寒冷……抗联部队人数锐减,到1940年只剩下不到1000人。为保存抗日火种,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主力先后撤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由此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配合苏军解放大东北的故事。


    (一)

    “1940年以后,根据与苏联方面达成的共识,东北抗日联军在三江、吉东、南满的部队先后撤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佳木斯市志》主编富宏博告诉记者。

    富宏博介绍,苏军在哈巴罗夫斯克和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开辟了两个驻屯所,专门接纳过境的抗联部队。苏军提供的面包、土豆、牛肉等食品,让饥寒交迫的抗联战士很快恢复了体力,开始进行射击、刺杀、单兵作战等军事训练。

    身在苏联的抗联将士心里放不下那片被日寇铁蹄践踏的黑土地,不断派出小分队返回东北进行战斗。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闪电进攻。日本法西斯也加紧了对苏作战的准备,关东军将总兵力由原来的40万猛增至70万。苏军不得不考虑准备两线作战,而侦察日军部署、动向,就成为远东苏军的当务之急,当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要求派小部队返回东北时,苏军表示赞同,并要求抗联担负起对日军侦察的任务。

    (二)

    抗联小部队的侦察重点是日伪军的驻军兵力部署、军事建筑、道路交通、通信联络等情况,重点侦察区域是57个战略要点。在完成侦察任务的同时,抗联小部队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不失时机地抓住战机主动出击,予敌以重创。

    “敌气森森日月昏,关东父老盼联军。一声爆炸山河动,处处争颂王效明。”这是当年流传在佳木斯孟家岗一带的一首诗歌,说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效明率部炸毁日军军列的故事。

    王民讲起父亲王效明的故事。1941年夏末,根据佳木斯地下党提供的情报,日军在图(图们)佳(佳木斯)铁路线上抽调500余人乘坐军列到大连,支援日军南下太平洋战场。王效明得知这个情报后,带领小分队在铁路沿线两侧山势陡峭的孟家岗58号桥设伏。他们把从苏联带回来的烈性炸药埋在铁路上,自己隐蔽在两侧战壕里。在埋伏了一天多后,日军的军列终于开过来了。只听一声巨响,7节军列全部飞上了天,毙伤500多名日军,而我军无一人伤亡。

    像这样的战斗仅在1941年8、9月份就有7次。之后,除留下小部队坚持活动外,主力部队再次回到苏联整训。这样,冬季在苏联整训,冰雪消融回到东北战场,抗联这支抗日尖兵就像一把利刃,一直插在敌人的心脏里。

    (三)

    1942年8月1日,在苏联整训的东北抗日联军主力改编为教导旅,也就是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步兵独立第88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委,全旅共有1000余名将士。

    教导旅在苏联接受了系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成为我国第一支接受过高标准训练的特种兵部队。除常规的射击、刺杀、爆破训练外,还进行了格斗、跳伞、滑雪、收发电报、拍照、汽车摩托车驾驶等特种训练。

    教导旅成立后,不断派出小部队返回东北执行侦察任务。他们克服了饥饿、伤病等困难,把大量日军的情报源源不断地发回大本营。“哪个地方有桥梁,哪个地方有铁路,铁路通车情况怎么样;哪块有驻兵的兵营,兵营有多少人;哪块有什么堡垒,堡垒的构造情况如何,水泥的标号是多少,侦察得非常清楚。”原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俊卿说。苏军据此编印了日本关东军防御体系图册,下发至每一个连以上的军官手里。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百万大军分东、西、北三路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其中,东线远东第二方面军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展开,目标是以佳木斯为核心的三江地区。为了配合苏军的行动,8月8日宣战后,近300名教导旅官兵空降到东北境内各战略要点,他们承担着为苏军炮击或飞机轰炸指示目标的艰巨任务。

    原中共合江省工委书记李范五之女李黎力说,那个时候,苏联的炮都是击中日军最中心的部位,一下子就把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力给摧毁了,关键的地方很快就被苏军控制了。

    1945年8月15日,苏军攻占佳木斯。“由于抗联小部队事先对三江地区的敌情进行了详细的侦察,苏联红军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摧毁日军的边境要塞,以最小代价获得了最大胜利。苏军在解放佳木斯时,仅牺牲了37人。”佳木斯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处长于开敏介绍。然而,抗联教导旅侦察部队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东北解放后,这支部队仅剩下不到20人,其中有在空降回国时牺牲的,有战斗中牺牲的,而更多的是在提供精准轰炸情报时壮烈牺牲,把鲜血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岁月的潮汐似乎冲刷了历史的痕迹,流逝的时光淡漠了久远的记忆,但黑土地连绵的青山仍然怀抱着无数抗联将士的忠骨,浩淼的三江水永远铭记着抗联将士不朽的英魂。(作者:潘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