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随便起名惹笑话

2015年02月10日

    最早知道的有关姓名的趣事来自三毛。因为其原名陈懿平中的“懿”字笔划繁多,难记难写,她于是自作主张,将“懿”字去之,另取名字陈平,简单,好写。惊异于她的人不胆大,也诧异于她家庭及父母的民主,我们小时候,哪有她这等勇气,能将自己的名字擅作主张,一改了之。

  在农村,男儿之名极受重视,大多是有点文化、长着白胡子的爷爷辈人物按着族谱、翻着厚典,郑重其事地命名之,一旦赐于,便终身跟随,不得随意更改。女孩儿的名字就随意多了,“艳”、“秀”、“芳”之类的字简直泛滥,虽不太受重视,但一旦由父母或长辈赐于,也不得随意更改的,就算走出了那个小山村,这土土的名字却一直如影形随。当然,有时候做父母的也太随意了,为女儿取名都不动脑筋,信手捡两个字就算完成了任务。譬如有人生了个女儿,女儿都是小妹仔,他父亲就信口帮女儿取个名字叫“带妹”。此名常常被同龄伙伴奚落取笑。上学识字后,为了小小的幼稚的自尊,她自作主张,将名字改成“带美”。但年龄渐长,她愈来愈觉得“带美”二字更加土气,但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名吧。但每每有陌生人问其姓名,她总要稍作迟疑才能回答出来,待见到对方掩饰不住的诧异后,再满怀遗憾地将名字的由来解释一番。

  我的姓很少见,名也属于不多见的字。经常有人夸奖我的名字好,称赞我的父母有文化,可我的名字经常被写错,99%以上的人会将那个“婵”字写成“蝉”或者“禅”,怎么会这样呢?真不明白。以文会友方式交得的朋友多了,平常只以电话或QQ联系,极少见面。有一次不期然与一个早已相识却未曾谋面的文友相见,她很惊讶:看你的名字,我以为你二十出头的年龄。我很郁闷:我也曾二十岁出头过,只是过了而已,其实我是多么想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候。

  弟弟的儿子出生后,想了很多名字都觉得不合适,我说取名的字不能太复杂、冷僻,让人难以辩认,他干脆一简到底,给他儿子取个大名“昌一一”。去派出所上户口时,他大笔一挥,潇潇洒洒地将表格填好后递到户籍员手里。户籍员低头敲了一阵键盘,抬头问弟弟:“你儿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不写?”弟弟奇怪:“就叫那个名字啊。”户籍员更奇怪:“没有啊。只写了一个姓。”原来,弟弟在“昌”字后面飞快写就的两个“一”字,户籍员以为是个什么符号呢,哪想到这就是侄子的大名。为此,弟弟好几次受到母亲善意的奚落:你取的好名字,人家都看不出是个名字。

  有同学的女儿取名只用一个“祎”( 音同“依”)字。字面意思为“美好”,多用于人名。同学肯定也翻字典了,觉得这个用作名字正合适,可他没想过这字实在是太不常见了,但凡见到她女儿名字的人,不是想当然地有边读边,将“祎”念成“伟”,或“韦”,就是虚心向他请教该字的正确念法。同学跟我们诉苦,不仅未得安慰,反遭我们一顿揶揄: “让你掉“书袋子”,显示你有才也不要用这种方式么。”其真实原因就是,我们也不认识此字。据说最牛的老师在点名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会巧妙跳过,装作自然漏掉了,点完后再问是否有漏掉的,有人回答后再问那人叫什么名字,用机智化尴尬。可不是人人都能如此机智灵活的。

  现在年轻的父母给孩子取名多讲究,翻辞海,查电脑,不仅音好字好还得有电脑打出的高分数,甚至请专门的高人来取名。一次,见路边一人设摊专给人取名。面前一男子正在报告其小孩的生辰八字等。我耐着性在一边等着,看看高人能取出怎么惊世骇俗的名字来。等了半天,听他谈古论今、云里雾里地讲了很多,又结合了那人的实际情况说了个一二三,然后煞有其事是说,我觉得,你儿子取了这个名字肯定好。什么名呢,我全神贯注地听着。当听到那个琢磨了半天的名字,我差点给笑死。求名的人姓蒋,高人给他儿子取了个千好万好的大名“蒋华荣”,不知道求名人心意怎么想,最后是否接受这一名字,反正我一想起来就乐不可支。

  姓名虽然只由常见的字排列组合而成,是人们必须的一个符号,但有人在意,有人大意,在意者觉得姓名能左右前程命运,所以谨而慎之,千琢磨万推敲。大意者则对此不以为然,前程命运实属事在人为,与姓名有什么关系。因此,有关姓名的逸闻趣事,层出不穷,倒也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作者:昌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