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山公园"升平桥"命名 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2013年12月19日
近日,中山公园跨佛山水道景观步行桥命名一事引来市民热烈讨论,本报上周曾刊登过一篇《逾八成意见倾向取名“升平桥”》的报道,收到不少读者的反馈信息。12月12日,几位民俗专家和老街坊向记者讲述他们的“升平”记忆。民俗专家梁诗裕表示,升平片区见证了佛山的繁华岁月,“升平桥”彰显了佛山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的“升平”记忆
早在明清时期,以升平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升平片区已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骑楼下一个个商铺、茶楼、手工作坊,记录了这个城市昔日商贸的繁荣。
今年84岁的老佛山刘开强回忆,小时候的升平路遍布洋杂货店和老字号茶楼。那时候,洋杂货店伙计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四处吆喝吸引顾客。“对外乡人来说,没到升平路逛过,就等于没来过佛山。”得心斋也位于升平路上,刘开强说,以前大家去得心斋买扎猪蹄,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当年重庆民政厅厅长来佛山交流,我负责招待工作,排了好几个小时队伍才买到一只猪蹄。”
佛山很多地方都有圩日,但对升平片区一带而言,“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有乡下的亲戚问我,哪一天是升平路的圩日,我说每天都是。”
民俗专家梁诗裕以前住在筷子路,他每晚都会到跑到升平路的戏院门口转一圈,“我没钱看戏,只是去门口看看有什么戏种。此外,青少宫里有很多展览,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人跳舞,我就去凑热闹”。
升平片区经过时间的洗礼,往日的繁华已褪,但它这百年岁月,早已铭记在世人心中,见证了时代变迁后,它仍在轻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升平桥”寓意安定祥和
日前,禅城区召集了文博专家、媒体、商家等社会各界代表,讨论听取各方对佛山老城如何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意见。
“从大范围来说,这个景观步行桥也是升平片区的一部分”,梁诗裕认为,“升平”二字承载着佛山近百年的光辉岁月,这里也曾是佛山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期佛山被誉为全国四大名镇和四大聚,这个荣耀是至上的,佛山要发展,就要把我们的文化历史底蕴展现出来,活化这个片区,把这座桥命名为‘升平桥’,彰显了佛山历史文化内涵。”
对此,文博专家邓光民表示,“‘升平桥’,听着简单,但寓意深厚。‘升平’字面上可解释为平安,寓意祥和。此外,这座桥也靠近升平路,在地域上有接近性。”他指出,待升平片区规划完善后,会更能体现这种升平的意味。“从历史上讲,佛山的商业中心一直朝汾江河方向走,最后聚集在升平路,希望老城改造时能提升这一带的价值。”(来源:珠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