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阴阳”:世界物质运动发展的内在特性(规律论)

2013年04月07日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满虚之合,有时而为实,时而为动。地阳时贷,其冬厚则夏热,其阳厚则阴寒。是故王者谨于日至,故知虚满之所在,以为政令。已杀生,其合而未散,可以决事。将合,可以禺其随行以为兵,分其多少以为曲政。

    请问形有时而变乎?对曰:阴阳之分定,则甘苦之草生也。从其宜,则酸咸和焉,而形色定焉,以为声乐。夫阴阳进退,满虚亡时,其散合可以视岁。唯圣人不为岁,能知满虚,夺余满,补不足,以通政事,以赡民常。

    ——《管子.奢靡》

    译文:

    盈满就要减损,虚空就要增益,满虚平衡协调才有万物。有时表现为事物的实体,有时表现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相辅相成交替进行。大地的阴阳变化因时而异,冬天严寒而夏天酷热,因而夏天阳气旺盛而冬天阴气极寒。所以君主十分谨慎地对待冬至和夏这两个时令,由此了解虚满的情况,并以此确定政令,如到深秋萧杀的时节,阴气聚合而不散,可以决行狱事;阴气将合的初秋时节,可以配合时势动静而用兵,考虑军力大小以安排军事活动。

    请问世上的有形之物都随时节而发生变化的吗?回答说:阴阳名分一旦确定,甘苦之草就会自然生长。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酸咸就能调和,形色就能确定,声乐就能和谐。阴阳时进时退,盈虚变化皆无时,阴阳的发散与聚合可视为一年四季,而圣人却不为年岁所限,知晓盈虚状况,削减满溢,弥补不足,并以此理通达国家政事,用以满足人民的日常之需。

    【评析】

    平衡规律的特征

    “盈满就要减损,虚空就要增益,满虚平衡协调才有万物。有时表现为事物的实体,有时表现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相辅相成交替进行。”

    ——即:“盈满就要减损,虚空就要增益,满虚平衡协调才有万物。”

    平衡规律的运用

    “大地的阴阳变化因时而异,冬天严寒而夏天酷热,因而夏天阳气旺盛而冬天阴气极寒。所以君主十分谨慎地对待冬至和夏这两个时令,由此了解虚满的情况,并以此确定政令,如到深秋萧杀的时节,阴气聚合而不散,可以决行狱事;阴气将合的初秋时节,可以配合时势动静而用兵,考虑军力大小以安排军事活动。”

    ——“所以君主十分谨慎地对待冬至和夏这两个时令,由此了解虚满的情况,并以此确定政令”。

    把握:平衡协调

    “请问世上的有形之物都随时节而发生变化的吗?回答说:阴阳名分一旦确定,甘苦之草就会自然生长。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酸咸就能调和,形色就能确定,声乐就能和谐。”

    ——“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酸咸就能调和,形色就能确定,声乐就能和谐。”

    掌控:平衡有度

    “阴阳时进时退,盈虚变化皆无时,阴阳的发散与聚合可视为一年四季,而圣人却不为年岁所限,知晓盈虚状况,削减满溢,弥补不足,并以此理通达国家政事,用以满足人民的日常之需。”

    ——“阴阳时进时退,盈虚变化皆无时”;“知晓盈虚状况,削减满溢,弥补不足”。

    平衡规律的特征、平衡规律的运用、把握:平衡协调、掌控:平衡有度。这就是关于阴阳平衡规律的道理。

    阴阳平衡律,或曰平衡规律,是根据《易经》所揭示的世界物质运动发展的共同属性或曰内在的基本性质、基本特性、基本规律。所以,只要讲到阴阳问题,无非就两个意思,一是关于事物的辩证关系问题,再就是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

    《易经》把宇宙称之为“太极”,即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总称。太极,是从宏观到微观,宏观到无限,微观到极小,无所不包。地球、人类、社会等,是宇宙大自然的一部分,其运行规律亦是宇宙的规律。

    “太极”分为“两仪”,即“阴与阳”。按照《易经》的观点,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没有“阴阳”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阴阳”是宇宙万事万物共同的物质属性。

    阴与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和谐发展,这种阴阳辩证关系的性质,就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共有特性,即阴阳平衡规律。故:

    阴阳平衡——阴阳失衡——阴阳量度——阴阳调整——阴阳平衡——

    这就是《易经》关于世界物质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或曰:“阴阳平衡规律”。

    平衡则和谐,是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最佳状态。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任何事物都是在平衡和谐状态下获得发展进步的,比如人类,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合作共赢,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既体现了人们对平衡规律的遵从和追求,也表现了人们对平衡和谐的希望和期待。这也是管子在该篇所强调的相关道理:“盈满就要减损,虚空就要增益,满虚平衡协调才有万物。有时表现为事物的实体,有时表现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相辅相成交替进行。”

    失衡则失谐,是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调整”状态。失衡、失谐、失道,无论个人或者国家,包括自然或社会,都不可能在极端或过度的失衡状态下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战争、战乱、纷争、动乱、混乱等,只能是破坏而不可能建设,只能给人民带来牺牲或伤害而不可能是幸福,并且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或成为国家衰落的根源,即便是正义之战,也是在赢得战争并在战后施以“仁政”的前提下,方可获得进步和发展。所以,失衡就要调整,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物极必反,正如管子指出的:“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酸咸就能调和,形色就能确定,声乐就能和谐。”

    平衡——和谐——利;

    失衡——失谐——害。

    平衡——失衡——调整——平衡——

    这也是管子之所以一再强调遵从规律、按规律办事的重要原因。

    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类必须遵从规律、按平衡规律办事。即如该篇管子所强调的:“阴阳时进时退,盈虚变化皆无时,阴阳的发散与聚合可视为一年四季,而圣人却不为年岁所限,知晓盈虚状况,削减满溢,弥补不足,并以此理通达国家政事,用以满足人民的日常之需。”

    管子在《形势》篇中也指出:“天不改换其常规,地不变更其法则,春夏秋冬从不错乱时节,从古到今都是如此。”他在《乘马》篇中还指出:“春夏秋冬四季转换,是阴阳运动的结果;昼夜时间的长短变化,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日夜轮替,是阴阳此消彼长变化的结果。然而,阴阳运动有自己的正常规律,虽有不合常规的时候,多之则不能减损,缺之则也不能增益。天地,同样也不能减损或增益它,然而却能够调理政事,所以对于土地也不能不进行治理。”

    所以,无论是该篇,还是《形势》篇和《乘马》篇,关于四季、日月等的变化,强调的都是自然运动法则,天地间的大道,即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阴阳平衡律”,而对于这一规律,人们只能遵从、适应而不可改变,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也是管子在该篇中强调“阴阳”即平衡规律的关键所在。

    日月轮换,日夜轮替,春夏秋冬四季变更,无不遵从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政权兴衰,朝代变化,时代乃至社会变迁,也无不揭示着阴阳平衡之理。(来源:凤凰网:水玉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