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阴阳”概说

2012年12月20日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古人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识的范畴。阴与阳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的代名词,如女人与男人、月亮与太阳、水与火、雨与晴、冬与夏、夜与昼、冷与热、内与外、下与上、负与正、反与正、血与气、弱与强、抑制与兴奋、五脏与六腑、腹泻与便秘,等等,即世间万物皆可以用这两个字来概括。

    但是,阴阳学说并不是对某一事物作出或阴或阳的定性描述,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或者说可变的,并且同一事物内部都有阴阳(或正反)两种属性。比如心脏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这种功能就属阳,称之为心阳;而心脏的器质结构及液体则属阴,称之为心阴。因此说,阴阳属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的。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用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来描述。

    1、 阴阳互根。所谓阴阳互根,就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即易经中说的"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等等。拿人体来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就是这种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 阴阳消长。所谓阴阳消长,就是阴阳之间充满着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斗争过程。比如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始终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此称为阴阳平衡或阴平阳秘),但任何一方“消的太过”或“长的太过”,就会出现“阴阳失调”,机体就从生理状态转向病理状态:或因阴虚导致阳亢,阳虚导致阴盛;或因阴盛导致阳虚,阳亢导致阴虚。

    3、阴阳转化。所谓阴阳转化,就是阴或阳变化到一定阶段时可以互相转化,即易经中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等。比如在医学临床上就有许多阴阳互相转化的例子,其转化条件主要条件决定于体质、抗病能力、病邪作用的改变和药物所起的作用等。

    以上是以人体本身为例,并以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消长和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八卦、命理、风水学上阴阳之间这三方面关系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比如在八卦中,乾阳(父)初爻变而为巽阴(长女),坤阴(母)初爻变而为震阳(长男);除乾、坤两卦外,其余六卦都是阴中有阳或阳中潜阴的,并且任何卦只要一爻变则阴阳属性即变。

    再比如在命理学上,如八字纯阳或纯阴,如果三垣(胎元、命宫和身宫称为三垣)和大运不能调节平衡(即阴阳互根),出现了阴阳失调,就属于“命运不济”之象。

    总而言之,任何事物只有在阴阳两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维持正常运动。当阴阳平衡被某些因素打破时,即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即阴阳失调)时就会呈现“病态”。命理师、风水师就是通过诊断四柱三垣、阳宅、阴宅的“疾病”,再运用“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方法调节阴或者阳使之达到“阳平阴秘”,帮助人们纳吉避凶的。(来源:凤凰网杨清尧的博客)